交汇点讯 又到“5·20”,南京艺术学院的毕业嘉年华也在20日正式开启,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5·20”南艺校园内具有标志意义的“美专牌坊”,化身为连接平行宇宙的“时空枢纽”,一场华丽的户外沉浸式光影秀《时空之门——元界计划》,用科技重构东方哲学,让百年文化遗产成为跨越维度的媒介。

5月20日当晚8时许,以“美专牌坊”为核心载体,结合校园道路与银杏树群,南艺毕业嘉年华“特殊场域沉浸式3D互动光影演出”《时空之门——元界计划》 10分钟光影表演吸引了校内外学生、群众前来观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AI创作完成的主题曲《时空之门》旋律响起, AI数字人“豆豆”开始介绍“时空旅行”的安全提示,在3D光影倒计时10秒后,数道激光划破地面,在造雾机的配合下地面出现裸眼三维影像。

第一个舞者身着激光太空服代表“未来人”,他手持“能量之源”唤醒时空之门,大地开始复苏。随即,在金色漩涡中,第二个青年舞者身着民国服饰登场。

光影变化,四季流转,代表当下的第三名女舞者闯入空间,影像也逐渐从秋叶风暴裹挟着历史碎片,转换为冬雪吞噬一切后的消散……物理空间与数字影像层层叠加,构建出平行宇宙般的奇幻剧场。


“这不仅仅是一场光影表演——而是一次东方文化哲思的科技表达”。本次演出编剧、导演、视觉总设计,南京艺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孙宗健,向记者解释了时空之门的三层概念:叙事、哲学、技术。

他告诉记者,演出由前五分钟的“时空折叠”与后五分钟的“五行之变”两大板块组成,诠释东方哲学中的轮回与永恒。影像在金属网格重构青铜铭文、水流倒映星空、菌丝随脚步生长、牌坊焚毁显现远古图腾中不断变化,最后20秒在365张AIGC辅助完成的平行宇宙探索中结束演出。“这是一次打破校园文化遗产‘美专牌坊’固有认知的特殊场域表演,通过跨学院的合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使用,探索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课题。”
演出结束后,无演员光影秀还将循环播放,观众可沉浸于光影空间中,感受时空交错的余韵。当悬浮的小火苗再次燃起,这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将继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宁/文 赵亚玲/摄
视频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