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视线|“隋厨”新号涨粉百万,MCN行业路径亟须“转向”

这两天,知名美食博主“特厨隋坡”与前MCN(网红经纪公司)的合约纠纷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引发热议。据悉,双方此前合作期间,因合同条款履约、商业利益分配及创作理念分歧等产生矛盾,2024年12月开始,在全网拥有超过400万粉丝的知名美食账号“特厨隋卞”停更,疑似解约。2025年5月1日,隋坡以新账号“特厨隋坡”复出,原账号运营方则发布告知书,直指隋坡违约侵权。这场拉锯战中,新账号短时间内粉丝突破176.2万,原账号则掉粉数十万且内容产出持续乏力。近年来,现象级网红和MCN机构之间的此类纠纷屡见不鲜,揭示出网红产业发展十余年至今的背后矛盾和路径“转向”需求。

在互联网内容创作生态中,专业创作者与MCN机构本应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大部分创作者可能更擅长内容输出,在涨粉、商务等方面并不专业。MCN机构作为“经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团队和资源拓展创作者的影响力。但这种理想状态,往往会因为渴求流量变现、忽视创作内容和创作者价值等因素被打破,本应助力内容创作者的MCN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反倒变成限制者。比如,MCN机构抽成过高,权益分配不平衡;比如,在此案例中,隋坡是一位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特级厨师,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的烹饪知识和严谨的点评风格,而在商务合作选择上,MCN接了许多与美食无关的泛用型产品广告,导致这些专业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账号调性也受损。

实际上,随着网红经济的飞速发展,“投流—刷数据—直播带货”的传统路径逐渐失效。一方面,用户对同质化内容越来越反感;另一方面,有想法、有要求的专业创作者对合作方式的不满日益增加。这些变化都给MCN机构带来了压力。如何充分认知旗下账号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战略规划能力、商业变现能力,以及寻找新的增长点?从最受关注的收入分配上来说,有的MCN机构开始采用阶梯式分成,根据创作者发展阶段调整合作条款;有的则在尝试内容付费、会员制等新模式,为专业创作者创造更稳定的收入来源,尊重个人IP和内容创作的价值。

专业化内容与商业化运营并非天然对立,关键在于如何探寻适配的传播路径。近年来,许多老手艺人、传统文化传承人开始通过短视频展示技艺,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焕发新生,证明了专业内容的市场潜力。但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商业影响力,一切的关键都在于足够“硬核”的专业内容才能“吸粉”。除了内容本身的质量,还需要配合个性化的运营方式,比如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制作过程、工艺细节,不能简单套用普通短视频“15秒1反转”和泛娱乐内容的制作套路。MCN机构能否针对不同创作者的特点,贴身设计差异化的运营方案和内容形态呢?这要求运营者必须跨过流量焦虑,回归内容本质,将专业性与商业性有机融合。

换言之,MCN行业走到今天,已经走到转型的“十字路口”了。当流量红利逐渐退潮,机构需要重新思考与创作者的关系,校准自身的定位,完成从“分蛋糕”到“做蛋糕”的理念升级,做出从流量运营到内容服务的本质转变。

(吴雨阳)

责编:于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