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追·迹|鸡窝里发现明代抱鼓石(下)

记者近日从常州市金坛区文旅局获悉,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新)东村的明代抱鼓石与墓碑已确定与于湛墓密切相关。在初步勘探于湛墓群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员尚未挖掘到遗址文化层,为更好保护文物整体性,针对抱鼓石、墓碑以及石马的保护有了最新进展。

鸡窝里的“新伙伴”

24小时安保“智”守文物

当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再次来到守墓人家里时,放置抱鼓石的鸡窝已经焕然一新。不仅加装了防护栏将鸡窝与抱鼓石隔离开,还安装了一对24小时的交叉监控。“工作人员为这对抱鼓石清出了一个差不多3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通过24小时的交叉监控,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情况,一旦有人试图闯入进行搬运或者破损抱鼓石,监控也会第一时间传达信息。”江苏曙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王伟在现场掏出手机向记者演示。

据悉,视频信号直接对接街道中心,监测数据多终端实时共享、随时采集与调用,增强了预警功能,有效提高了文物巡查工作效率。

给地面文物“上金钟罩”

多措并举保护勘探“两手抓”

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周晔介绍,对于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下简称“四普工作”)中发现的新的文物,首先会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在水井旁的墓碑上,我们加入了透气的钢化玻璃罩,为了防止钢化玻璃发生碰撞,在外圈加装了不锈钢护栏;针对抱鼓石,我们将抱鼓石和鸡窝分离,并且安装监控;位于村内另一处位置的石马,我们也强化了监控和护栏等保护措施。”

目前考古工作人员针对于湛墓群的可能位置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暂时没有发现遗址文化层,下一步继续开展调查和勘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 华苏杰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