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小麦陆续开镰 “三夏”大忙拉开帷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据农情数据显示,江苏小麦陆续开镰,一年一度的“三夏”大忙拉开帷幕。同时,全省各地高质育秧、农机检修、农资准备等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又是一年丰收季,麦浪滚滚穗飘香。宿迁泗阳73.8万亩小麦进入了集中收获期。在泗阳县高渡镇瑞军家庭农场的千亩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一株株小麦颗粒饱满,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农机手唐为秋表示:“现在大忙季节,我们一般早上七点钟就开始收割麦子,一直收割到晚上八九点,每天收一百多亩地,看到老百姓大丰收,我们农机手也非常高兴。”

  去冬今春,江苏多地遭遇气象干旱。今年,泗阳县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强化田间管理、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全县小麦预计平均亩产达到456.3公斤,总产量达到33.7万吨,实现单产、总产的“双增长”。

  周瑞军表示,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抗旱保粮,小麦田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今年种了1500亩小麦,主要种三个品种,淮麦33、江麦186、徐麦100,这三个品种,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加上农技人员技术指导服务,好的田块亩产在一千三四百斤。”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随着夏收启动,夏种也将紧随其后。

  在镇江丹阳陵口镇青禾家庭农场仓库里,负责人汤磊和工人正忙着定量分装水稻种子。他告诉记者,为培育好壮秧,今年农场8000斤稻种将全部进行浸种处理。汤磊表示:“我这个浸种箱是恒温恒氧的,它能够保证种子破口比较整齐,同时加入了浸种药剂,到时候能保证在秧盘里出苗齐。”

  为了确保大面积开镰后的三夏农事顺利进行,连日来,句容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组建农机服务队、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开辟农机加油专站等系列举措,为小麦收割筑牢机械化保障。在春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机服务志愿者正忙着对各类农机进行检修、调试。

  公司负责人夏洪宇介绍,为提高农机性能迭代更新,满足不同种植户的使用需求,他新增了几台具有AI功能的农业设备:“AI它能自动将田间的虫情、病情以及土壤的墒情进行判定,尤其一些新农人,本身的农业基础知识可能不是那么强,通过AI的话能够对他们农事情况进行更加精准地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 孙昕

  供片台 | 丹阳台 句容台 宿迁台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