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各类科普活动近4000场,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江苏主场活动举行

交汇点讯 5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记者从活动获悉,一周内,全省将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近4000场,其中特色性主题实践活动400场。

主场活动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科协、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栖霞区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郭子建,紫金山实验室联合课题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授张川,分享老一辈科学家孜孜求索、攀高攻坚的故事,讲述自己及身边优秀青年学者们深耕科研一线的实践与思考。他们的分享以及活动中设置的“来这里,听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展览,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郭子建深有感触地说:“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国家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创新,科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需求、人民需要,是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探索真理、勇攀高峰,是我们大家不断向前的动力。希望我们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自觉弘扬并践行科学家精神,矢志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在科普互动体验区,“无皮鼓”“磁力传动摆”“翻转的镜像”“旋转的银蛋”等互动装置前,很多孩子好奇地一试身手;科学体重管理、指纹探秘、长江江豚保护、地表水环境保护等展台,不时挤满了热情的观众。

记者看到,介绍气象观测知识的展台,主讲人竟然是一名小学生。原来,这是南京市六合区城西学校“晨曦”气象社团带来的科普服务,“小老师”是六年级学生胡睿博。一旁的张晓洁老师告诉记者,学校2022年在六合区气象局指导下成立了气象社团,2024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社团有约30个学生,常态化学习气象知识,还延伸开展气象数据收集、气象科普画等活动。

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功不可没。去年,在多项重大科普活动中,江苏取得喜人成绩。例如:第五届长三角地区科普课件大赛有超千件作品参赛、116件精品脱颖而出,江苏斩获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吸引6万余名科普达人参与,江苏选手夺得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有166支科普工作者代表队比拼,江苏收获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主场活动中,获奖作品制作团队代表、获奖选手代表上台领奖。

宣传科普法也是主场活动的一大亮点。202412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开始施行。科普法为全社会开展科普活动划定清晰的行动框架,指引科普事业朝着更科学、更有序的方向迈进。省市科普法宣讲团代表发出科普法宣传倡议,期待更多人宣传科普法,为培育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签署产教合作协议,通过在学院设置“科学与文学创意”微专业,为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文/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葛灵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