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的“李鬼”官号层出不穷。各平台上,一些账号从名字到头像再到简介看似都很“官方”,可点进全是带货链接,其中更不乏问题商品。
“李鬼”之所以傍上官方,无非是利用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信任攫取流量,实现带货目的。更有甚者借机售假欺诈,扰乱互联网秩序,透支社会信任,触及法律红线。治理“李鬼”官号不能“打地鼠”:打了这只冒出那只。平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严格审核账号资质;监管部门应依法严惩仿冒者,破除违法者侥幸心理。最重要的是,从规则设计上堵住仿冒官号的漏洞,让“李鬼”无处藏身,把网络空间的净土守护好。
文/袁媛 图/张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