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全国道德模范盖钧镒院士:89岁大豆“爷爷”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豆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教授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5月26日下午,盖钧镒院士先进事迹学习交流座谈会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举行。

真正的勋章不在胸前,而在农民丰收的笑脸里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盖钧镒一直秉持的科研理念。60多年来,他跑遍中国所有大豆产区,带领团队建立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资源库、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育成20多个大豆新品种,推广种植5000多亩,先后获得中国大豆科学最高成就奖、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终身成就奖。如今,89岁高龄的他仍每天埋首实验室、指导学生科研,将毕生心血倾注一粒粒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大豆。

座谈会上,与盖钧镒院士长期共事的科研团队成员、受其悉心指导的学生代表通过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讲述,展现了院士心有大我,潜心科研、提携后学的大家风范和高尚品格。

“盖老师的事迹让我深深感悟到一个道理,真正的勋章不在胸前,而在农民丰收的笑脸里。”南农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赵晋铭教授回忆起几天前,他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代盖老师领奖时,深感自己像是未成熟的“豆苗”,在替一棵参天大树接受太阳的照耀。

“在颁奖的致敬词中,当听到‘民族脊梁’‘使命如天’时,我想到盖老师常说的‘一想到国产大豆我就有压力,中国农业必须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当听到‘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时,我想到三年前我和盖老师在田间看大豆时浑身湿透、不断抱怨酷暑时,盖老师喊我们去休息,自己仍然弯着腰数着大豆主茎节数,遇到好的品系还把我们喊过来详细传授选种经验;当听到‘创造不平凡的光辉业绩’时,我想起了种子库里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盖老师跋山涉水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珍贵种子。他曾说,这些种质资源是国家的财富,他保管50年了,现在交给我们,一定要用好它们。”赵晋铭瞬间清楚了自己的角色,“我不仅是代领人,更是接力者,要把这份‘保管员’的虔诚刻进骨子里。”

座谈会现场,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蒋慕东研究员深情讲述了他与盖钧镒院士学习的一些细节。“我想用三个词形容盖老师:勤奋、善良、认真。”蒋慕东讲述了一把剃须刀背后的故事。

1957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盖钧镒积极响应号召,到苏北涟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学习种田,在田地里积累实践经验。那时候劳动挣工分,盖老师拿了工分以后都交给所住人家。离开后,把下乡刚买的剃须刀送给青年伙伴丁家政。几十年过去了,村民丁家政依然保留着这把剃须刀,成为他们深厚友谊的精彩见证。

蒋慕东还展示了盖老师年轻时的各种会议记录本,很多都是用中英文记录着相关内容。“我一直牢记着盖老师对我说的‘听报告和读文章,不提炼你就什么也得不到’,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做,未来,我将继续以老师为榜样,扎根大地,与人为善。”

为强国复兴、“三农”发展继续奋斗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的心情。”盖钧镒在当天的发言中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他今后工作的动力。“我只是在党和人民的指引下,做了应该做的。”他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在祖国的农业建设中建功立业,是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自己今天科研成绩的取得,得到过无数前辈的关心和指导,是团队所有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师生携手共进的力量。“作为农业大学的教师,我们何以回报祖国?我接下来的工作,还是要为着强国复兴、‘三农’发展继续奋斗!”会上,盖院士深情告白。

“作为我国大豆遗传育种领域的权威专家、唯一的大豆院士,即使89岁高龄,仍坚持每周四晚七点半带着团队开组会,偶尔出差无法赶回就线上参会,坚持给研究员和学生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一字一句琢磨修改学生们的论文。如今盖院士的学生有不少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也有很多人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倡议,以盖钧镒院士为榜样,学习他在农业科技“卡脖子”领域勇攀高峰的志气;学习他“把双脚扎进泥土”的作风;学习他“把人才培养看得比大豆还重”的情怀;弘扬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答卷。

“盖院士淡泊名利,始终扎根南农,生活质朴,心中永远装着大豆和学生。”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说,作为我国大豆科技界唯一的院士,盖钧镒秉持着“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追求,为中国大豆产业筑牢“种质根基”。89岁高龄仍坚持一线教学,60余年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级人才200余名,指导学生过万人,培养诸多学子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他表示,盖院士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是南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更在道德领域“树了旗帜”。这面旗帜,必将极大提振全体南农人奋进一流的坚定决心,必将极大激发全体南农人勇攀科研高峰的坚强斗志,必将极大深化全体南农人矢志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价值共识。

据悉,“全国道德模范盖钧镒教授先进事迹宣讲团”会上也正式成立,后续南农将通过多种形式的事迹宣讲,以模范之光点亮道德星空、以榜样力量示范文明实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