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5月19日,华为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鸿蒙电脑。这款集自研芯片、分布式操作系统与折叠形态于一体的创新产品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从内核层开始自主可控的电脑操作系统。在江苏,也有一批国产操作系统正加速技术突围,覆盖政务、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
近日,记者体验多款国产操作系统后发现,其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仍面临挑战:鸿蒙系统虽适配超1000款应用,但专业软件生态与硬件兼容性短板尚存;替代Windows的愿景需跨越用户习惯与海量生态壁垒。不管怎样,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正叩响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打破操作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
鸿蒙折叠电脑是国产操作系统的最新实体产品,5月26日,《科技周刊》记者在南京华采天地华为授权店体验到这款搭载国产操作系统HarmonyOS 5(鸿蒙系统)的电脑。

从硬件外形来看,鸿蒙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电脑区别不大,都是开合式设计。但其展开后面积从13英寸变成了18英寸,内部也别有千秋。从内部来看,鸿蒙电脑最大的改变就是取消了实体键盘,上下两块屏幕连接在一起,更像是一块放大版的平板电脑。
“鸿蒙电脑取消了实体键盘,但是自带隐形键盘,用户只需用‘八指’轻轻点击屏幕,屏幕下部分就会秒变键盘。”华采天地华为授权店工作人员张女士介绍说,如果不想用隐形键盘,也可使用电脑自带的实体键盘。实体键盘直接放在屏幕上,便自动与电脑实现连接。

从软件使用体验来看,鸿蒙系统首先与Windows系统感觉到不同的是界面风格。张女士介绍,鸿蒙系统界面设计将状态栏置于屏幕顶部,Dock栏(停靠栏)则置于底部,记者感受到这样的布局更便于用户快速访问常用功能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操作便捷性。不少国产软件与这款电脑进行了深度适配,带来体验方面的创新。记者在鸿蒙系统电脑上打开小红书后可秒变“大红书”,带来沉浸体验感。同时,在鸿蒙系统电脑上使用剪映时,可以一块屏幕播放视频,另一屏幕作为视频操控案板,用户可直接用手指在屏幕上触控式拖动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方便高效。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还看到了由南京见鲸科技研发的APP小绿鲸英文文献阅读器。能够融入鸿蒙系统生态,总经理任浩表示,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架构与全场景协同特性极具吸引力,其领先地位和用户基数与小绿鲸拓展用户、提升影响力的目标高度契合。“入驻鸿蒙生态不仅能让更多科研用户享受高效文献阅读服务,也为国产软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任浩说,适配过程中,团队克服了底层代码重构、界面交互优化等技术挑战。
“一直不乏自研操作系统尝试的中国企业,但由于依赖被欧美世界垄断的基础设施,始终难以做到真正独立,或因生态匮乏而以失败告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从内核开始自研。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传统电脑采用宏内核架构,核心功能高度耦合,导致代码冗余、安全漏洞频发。华为从0开始,选择了和Windows、MacOS完全不一样的微内核分布式架构,是更轻量、更安全、模块化程度更高的底层架构。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实现了内核、文件系统、编程语言、编译器、UI框架的全栈自研,构筑起与Windows、MacOS三足鼎立的全球操作系统新格局,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跻身世界操作系统“第三极”。
“作为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打破我国在这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信创等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国产操作系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鸿蒙操作系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技周刊》科学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评价说。
“好用”的江苏产操作系统越来越多
江苏软件产业规模大、创新生态好、人才集聚度高,有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卡脖子”问题的基础。
近年来,江苏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节奏迅速: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创新中心在南京揭牌运行,统信软件基于开源Linux内核的统信操作系统与麒麟操作系统并称国产操作系统“双雄”,江苏航天七零六研发“全国产化高速公路信创收费平台”……在国产操作系统创新能力方面,我省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成绩显著。

位于“中国软件名城”南京软件谷的翼辉信息,起步就专注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物联网解决方案,开发了国内第一款内核完全自主、整体自主化率最高的国产工业实时操作系统“SylixOS”,已拿到15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今年一季度营收增幅非常亮眼,耕耘‘中国原创工业操作系统’十余载,收获的喜悦满满当当。”翼辉信息联合创始人李拓告诉记者,“从几十人的公司,发展到数百人的集团,翼辉人一门心思埋头‘100%国产自主可控’,工业操作系统SylixOS在防务、航空航天、轨交、电力、智能制造、汽车等领域已拥有数千客户。”去年6月,在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开幕式上,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翼辉信息正是牵头的两家工业软件链主企业之一。
一项公开数据显示,国网江苏电力网信采购项目超70%选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麒麟操作系统有桌面操作系统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和万物智联操作系统。内核基于Linux创新发展。”麒麟软件高级工程师李震宁介绍,生态是操作系统成功的关键,当前基于麒麟操作系统的生态适配数量已经跨过“从1到百万”生态建设生存期。目前,麒麟软件软硬件生态适配数量已超六百款,包括了微信、WPS、钉钉、百度网盘等多款常用应用软件,涵盖办公、影音、图像、游戏、网络、教育、社交及网络、人工智能等全品类。
“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正在基于麒麟操作系统进行原生开发,让用户用到更便捷安全的自主软件。”李震宁表示,通过生态的快速发展,麒麟操作系统已经切实服务政务办事、金融消费、百姓出行、通信服务、学习就诊等方方面面。今年4月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国人骄傲的探月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里,都有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背后默默地支撑。
第三方软件生态是难关
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核心业务系统升级进入深水区。中国操作系统厂商正通过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破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0亿元,多个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均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加速从“能用”迈向“好用”。
然而,要实现全面国产化,仍需补全技术短板。很多基层单位普遍还在用Windows和国产系统双轨运行,国产化率还不到40%。

那新推出的华为鸿蒙能否成功“叫板”Windows?答案依旧是未知的。有业内专家坦言,尽管鸿蒙具备三大技术优势:微内核架构提升安全性、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跨设备协同、深度AI融合优化用户体验,但仍需跨越应用生态、硬件适配和用户习惯三道鸿沟。Windows之所以难以取代,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庞大的专业软件矩阵。在消费端,鸿蒙电脑可能还会面临游戏兼容和高定价的压力。绝大部分PC端游戏都是基于Windows开发和优化的,鸿蒙PC需要解决技术难题才能实现游戏兼容。此外,由于采用了自研芯片,鸿蒙PC的定价可能会高于同配置的Windows笔记本,提高了普通消费者的入手门槛。
“生态是操作系统成功的关键。”更有业内专家表示,从生态建设角度,鸿蒙PC应用生态已覆盖办公、设计、开发等核心领域,但应用总量仅1.2万款,与Windows(超3500万款)和macOS(超200万款)差距显著。兼容性测试显示,鸿蒙电脑对专业软件(如Adobe全家桶)的适配率仅为62%,而通过虚拟机运行Windows的流畅度仍低于原生系统。但事实上,任何操作系统的成熟均需十年周期。鸿蒙电脑当前面临的生态适配问题是技术迭代的必经之路,但其国产属性放大了公众的“容错率焦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Windows电脑均不支持鸿蒙系统。华为终端客户服务在与用户互动中明确表示,目前所有搭载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统的华为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均不支持安装和升级至鸿蒙系统。这意味着,若消费者想要体验鸿蒙系统带来的新架构、新生态及新体验,只能选择购买专门搭载鸿蒙系统的鸿蒙电脑。有消费者期待,鸿蒙系统能够更高的兼容性,使想体验的人群不更换硬件才能享受鸿蒙系统带来的便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樊笑语/文
张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