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夏廷毅教授:一场基层党建与顶尖医学的“跨界对话”

一场基层党建与顶尖医学的“跨界对话”于5月22日在成都李家沱社区“上映”。国之名医夏廷毅教授带着“肿瘤防治”的真知灼见及“无创治瘤”的科技革命成果走进社区,诠释着新质生产力在医疗领域的生动实践。

大讲堂——肿瘤防治的大觉醒

“早期肿瘤,发现就可以根治!”夏廷毅教授开场掷地有声。面对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的严峻形势,夏廷毅坦然呼吁我们无需谈癌色变!因为,只要发现得早,就能治得好——且成本低,家庭投入少,治疗过程简单,不受折腾!

“肿瘤防治-防在先,而防的关键是:检查前移!”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夏廷毅铿锵作答:在更年轻的身体、更早的年龄,就要认真筛查!

“肿瘤防治——治在智慧,智慧地选择治疗轻松、疗效好、疗后生活质量高的先进技术!”

而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手术是治疗癌症最早的方法,但手术的主业不是治疗癌症。放疗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还经常和化疗混为一谈,殊不知它就是专为治疗癌症而诞生,历经百年发展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夏廷毅一语惊四座,台下聚精聚力,屏息静听。

夏廷毅直言:“手术外科的最大贡献是组织植入和器官更换,在医学领域很多疾病用刀能做到手到病除,但外科手术治癌是不得已的方法!”

为啥说手术治癌是不得已的方法?台下非常疑惑。“眼睛看不见癌细胞,刀片难切净癌细胞——有些病人还承受不了手术,同时手术有损组织器官,会伤及免疫系统!”夏廷毅细细道来,听众豁然开朗!

“放疗,是一种不开刀,不直接伤及器官,不需麻醉、没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还能刺激免疫淋巴细胞清剿癌细胞的远程治瘤导弹。”夏廷毅教授为放疗做出精彩比喻。

手术盛行,只因当初放疗的技术落后,人类别无选择,其才先人一步成了各种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悲哀的是——到了今天,对病人伤害如此之大的方法,却仍然是人们的向往。

“不要大风险,不要血肉模糊,不要治疗后器官缺失,不要疗后只有生命没有生活质量。”

放疗的时代变迁,像中国人民一样,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历程虽短,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科技进步,观念改变,方法改选,科技变革——肿瘤治疗以“有创”向“无创”转变将是时代的必然。

【2】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时代答卷

历经百年发展,放疗已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夏廷毅教授开创放射外科——“聚焦核能、无创治瘤”就是“强起来”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其以“病人疗效与生活质量并重”的双向保障,高质量服务病人,不开刀就把肿瘤干掉,为早期肺癌、肝癌、肾癌、胰腺癌等实体器官肿瘤的治疗奉献了无与伦比的先进方案。

中国种子撒播中国大地,让更多肿瘤病人受益!这位90年代归国的“洋博士”,以军人铁血、党员赤诚、医者仁心,创造了多项“奇迹”。

“先进技术必须下沉!”夏教授坚持将“无创治瘤”技术普惠基层。这场讲座不仅驱散了“谈癌色变”的阴霾,更让人们大觉醒:中国医疗新质生产力正在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可能性。

从临床实践到社区宣讲,从新质生产力到普惠医疗,这场大专家与社区的“小小恋”,演绎着以一颗军心、党心、爱国心,和一颗大医仁心、科学战斗决心+一颗激情不老之心,坚实于基层和百姓,推动并引领着世界肿瘤诊疗从“有创”向“无创”的科技革命的最动人篇章。

“虽然这只是基层党组织和大专家团队之间的一场‘爱心跨界’,但背后不仅体现了基层组织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大关爱,也折射了大专家毕生创新、引领的科技革命——无创治瘤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服务社会的时代之爱。”一参会党员如是说。

(刘超 黄云子 张樟 金世彬)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