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科技 > 正文
能自愈可拉伸的晶体管电路问世 能集成为可植入设备
自愈且可拉伸的电子模块由3个主要组件构成:触觉传感器阵列(左)、有源矩阵(中)和发光电容器显示阵列(右)。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韩国成均馆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所(IBS)等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制造柔性电路的新方法。该方法制造出的电子元件可以拉伸且能自行修复,还能扩展组装成高性能可穿戴设备和可植入设备,有望为监测、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开辟全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

近几十年,柔性电子产品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造电子皮肤和柔性植入式生物电子学等研究领域的面貌。然而,由于机械疲劳、外部冲击等因素造成的损坏,电子设备想长期保持其性能完好极具挑战,重新配置以满足用户特定需求也很难实现。

人体皮肤在受伤后会自然修复,恢复其原本功能,精确感知外部刺激并将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受这种自愈能力启发,研究团队提出一种转印方法,利用具有优异绝缘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自愈聚合物基板,开发出具备柔韧性和自愈能力的晶体管与电路。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晶体管在植入活体动物体内后,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性能。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利用最新方法开发出的晶体管和电路可以集成为可植入设备,检测大脑、迷走神经、脊髓、外周神经甚至心脏组织中的电生理信号,为治疗和诊断各种疾病开辟了新途径。

借助新方法制造出的设备具有模块化和可重构等优势,可根据用户的偏好或需求量身定制,也可以在性能显著下降时利用即插即用附件进行拆卸更换。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的电气性能,以实现高速电路操作,最终目标是开发出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脑疾病的个性化系统。(记者 刘霞)

责编:韩震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