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被占用耕地如何恢复?自然资源部:给足过渡期逐步有序分类处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而一些地方一度占用耕地种树种果种茶等情况。这些项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急于恢复,相关地方将面临失去增收产业,甚至返贫风险。这些“被占用耕地”,该如何处置?

6月20日,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司长贺勇在全面推进“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总体情况座谈会上回应称,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不能突破,也不能变通突破。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历史占用耕地种树种果种茶等造成的耕地流失问题,要实事求是,给足合理过渡期,按照“认定一批”“恢复一批”“置换一批”的方式,逐步有序分类处置。

“过渡期不是无限期,最终还是要解决的。”贺勇说,认定一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对耕作层良好、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认定为耕地并进行严格保护;恢复一批,就是对集中连片、具备良好灌溉条件且易于恢复的,结合农民意愿、产业发展、作物生长周期等,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恢复;置换一批,就是对质量较差、坡度较陡等确实不适宜恢复的,有序退出耕地保护范围,置换适宜作为耕地保护的地块,确保耕地实至名归。

近年来,我国通过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住了优质耕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同时,作为一种刚性约束,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遏制了各类非农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限制了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贺勇介绍,在调研中,也有很多基层同志反映,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对此,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初步考虑是,以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为目标,建立“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逐步提高优质耕地比例。在优化布局的过程中,对基层反映的一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难以落地问题,我们在办法中做出了明确的政策安排。他表示,自然资源部将会同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办法出台。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