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援非医生张军桥:“不需要记住我,我们是中国医疗队”

当地时间6月15日,一名坦桑尼亚居民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溺水。第27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张军桥不顾自身安危,对其展开施救。不幸的是,在落水者获救上岸后,张军桥因体力透支溺水,不幸离世,年仅38岁。

连日来,张军桥救人牺牲的事迹被非洲多国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反响。

一名当地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医生,一位选择逆流而上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别人的生命。”“他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却为我们国家的人付出了生命。”

坦桑尼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马表示,张医生富有责任心、乐于奉献,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穆欣比利国立医院是坦桑尼亚国家级医院,是张军桥生前在坦桑尼亚工作的医院。他从教学抓起,曾组织多场面向本地医护人员和医学生的麻醉技术专项培训。当地医护人员表示,至今无法相信他已经离开,大家损失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

穆欣比利国立医院麻醉护士:他是一位优秀的合作者。遇到问题时,我会打电话给他。我们会记得他,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都是一个好人。我们非常想念他。

穆欣比利国立医院麻醉护士:张医生为我们医院带来了很多新事物,他是我们的导师。他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他乐于分享他的知识、才能,向我们介绍病例,并进行培训。

2024年,在一次义诊中,医疗队发现一名先天性脐疝患儿病情严重,且家人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在张军桥的协调下,医疗队对患儿进行了救助。术后,在孩子母亲的请求下,张军桥为孩子取了个中文名:齐鲁。

听到张医生去世的噩耗后,齐鲁和他的母亲来到医疗队,送来一封悼念信。

患者母亲:您的奉献如同明灯,愿您的记忆永存,愿您永远闪耀光芒。愿您的精神继续传承,激励他人追随您的脚步。

当地时间20日上午,穆欣比利国立医院举办张军桥医生追悼会,300余名医院职工、坦桑民众以及在坦华人前来凭吊。追悼会上,坦桑尼亚各界人士送张医生最后一程,向这位中国医生致敬。

第27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 刘希杰:我们像是航行在海上的一条船,张军桥就是船长,引领着我们乘风破浪。

在一段生前拍摄的视频中,张军桥留下了这样的话:对于我这样一个医生来说,生命是我最看重的。不需要记住我,我们是中国医疗队。

(总台记者 马培敏)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