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莽莽昆仑,巍巍天山。地处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与江苏相距近万里,却因对口支援紧紧相依。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15周年,6月22日至26日,记者走进新疆克州,跟随第十一批江苏援克干部人才,见证他们进疆开展工作的举措成效和亮眼典型,记录他们镌刻在岁月中的动人故事。
当金色的落日余晖洒在“西极疆门”上,远山间红色的克孜勒苏河汩汩流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法复刻的西部风光。
最晚日落:来自西部边疆的浪漫
北纬39.73°东经73.98°,天山与昆仑山交汇处的群山褶皱间,乌恰正为我们诠释着西部边疆的终极浪漫。这里,是祖国每天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地方。


天高云阔、山山而川,驼铃声声、马蹄嗒嗒。当你或拾级而上,或骑马乘驼,或山地越野,来到位于海拔3000米的西极地标性建筑——西极疆门,红色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来自广东的海女士跟团来西极塔打卡,和同伴一起举着国旗合影,她说:“来到西极塔,看到和别处不一样的壮阔河山,我的心境一下辽阔了。四处飘扬的五星红旗,也让我很是振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拍的照片发朋友圈了。”

在西极塔旁还伫立着一个绿色的小房子,是中国最西端的邮局——西极邮局。邮局工作人员艾克帕尔·艾尼瓦尔向记者展示了这里特色的明信片、邮戳和精美的文创产品。他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购买文创产品、寄明信片,10个里面有3个都是寄到江苏的。他知道西极时光景区是江苏常州支持建设的,希望更多人能来打卡西极疆门,来这里看他心中最美的日落。

“我现在在这里兼职,每四天过来一次,这些都是我家里的马,一天能赚300-500元。很感谢江苏常州的援建,对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当地乡民艾力提根·皮仁巴依说。近年来,江苏常州作为乌恰县对口支援城市,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打造了西极时光景区,目前已升级为国家AAA级景区。慕名前来打卡的旅客每天多达上千人,直接带动当地老百姓灵活就业500多人。总人口不到3000人的一个边陲小镇,旅游餐厅已有20多家,酒店民宿更是蓬勃发展。现在的吉根乡已经成为南疆远近闻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场馆升级:来自兄弟城市的助力
“常州是我们的兄弟城市。”6月23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进乌恰县文博馆,看见一面墙上醒目地挂着这句话。乌恰县文博馆始建于2012年,共有馆藏文物242件,是目前乌恰县唯一一座综合性文化场所,主要以研究、收藏、保护为主,展现乌恰县民族特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2024年,为进一步深化乌恰县文化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对口援疆常州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于2024年4月至2025年5月,投资1160万元援疆资金对文博馆现有展厅进行调整改造,不仅增加了声、光、电、红外触控、数字化设计等科技技术,还增加了橱窗展品种类及相关配套设施,于6月28日正式开放。

乌恰县文博馆现有上下两层展厅,每层展厅分设4个展区,以历史为骨、文化为魂,展现了西域与中原千年交融的政治脉络,诉说边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的故事。

克州文旅局局长乔布拉那衣·苏来曼说:“通过新的文博馆,新的展示手段,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能更好地了解乌恰的文化史诗,从而激发人们热爱乡土、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欢迎江苏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了解我们乌恰。”
一场由江苏常州助力的文旅蝶变,让这颗西陲明珠正在帕米尔高原上熠熠生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雪琦 颜颖/文 高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