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水韵江苏 风雅德比|六朝烟水VS枕河人家

交汇点讯 75日,“苏超”第六轮迎来最受瞩目的对决之一:南京VS苏州。实际上,这两座城市的交锋与交融,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目光的焦点。

从秦淮河的月光,到寒山寺的钟声,南京与苏州是文化意义上的“真江南”,是无数文人墨客“身未至,心已到”的精神地标。小小“斗诗”,南京和苏州谁都不在话下。

盛世停泊“江湖”间

唐朝的秦淮酒肆大多依水而建,两岸以灯火弦歌招徕顾客。晚唐诗人杜牧来到南京秦淮河畔,写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记录下王朝末日时的纸醉金迷和山雨欲来。

在此几十年前,来自湖北襄阳的进士张继躲避“安史之乱”辗转至苏州。在城西运河段一个叫做“枫桥”的军事关隘、漕运枢纽,他写下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第一羁旅诗”。

唐诗的韵脚转换间,有人忧国伤时,有人身似孤舟。

直线近两百公里,是秦淮酒肆到枫桥的距离。曾经,那是流亡者的羁旅漂泊,是无力追赶的太平盛世;如今,那是高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是两座城市在江南水网中的互通与共荣。

宁苏二城,自古以来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在南京,长江、秦淮河穿城而过,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其中,有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的豪迈,

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清秀。

在苏州,大运河纵贯南北,太湖滋养民生,有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鲜活

也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温柔。

这两座城市有令人羡慕到咬牙切齿的地理禀赋:长江与运河带来商业与生活的欣欣向荣。

在南京,李白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走南闯北、见惯风月的他也会为金陵骀荡的风光而停留;

苏州,杜荀鹤用一句“春船载绮罗,夜市卖菱藕”,将绫罗绸缎象征的富足精致生活和发达的“夜经济”写得如在眼前。

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水巷人家,水赋予这两座城市独特的风土与景观,也为他们带来由古至今的繁华。

千年古都共流芳

大唐“旅游博主”李白有一个四处观察、四处留诗的好习惯。许多城市因这位“顶流”的一句诗,为天下人熟知。青年与中年时期,恰巧是李白笔力最强、命运最多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多次来到南京与苏州。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长期作为南方政治文化中心。苏州是春秋吴国都城,是江南经济文化重镇。这两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为李白提供了借古喻今、发泄仕途愤懑的完美环境。

在苏州姑苏山姑苏台,他写“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用“无常”写昔日繁华与今日苍凉

在南京凤凰山凤凰台,他写“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写六朝如梦不复返,只有自然是永恒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写“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时,诗人身处南京,却写出了苏州吴国遗址的景象。

这一句跨越地理的文学处理,是否证明,在诗人眼里,彼时同属于吴文化圈的两座城市共享同一份文化血脉,承担同一种历史记忆?

在南朝时,首都建康(南京)是佛教“四百八十寺”的中心,而屡遭皇帝敕建佛寺的吴郡(苏州),地位仅次于前者。

这些在烟雨朦胧中的佛寺建筑群,被诗人压缩进一句诗中。

或许我们还可以推测,当杜牧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时候,他耳边响起的有寒山寺的暮鼓,也有鸡鸣寺的晨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共同拥有的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两座城市你追我赶的底气、取之不竭的财富。

诗意栖居“真江南”

若问“江南”在哪里?许多城市都会举手。但没人能否认,南京和苏州同为“真江南”。

南京与苏州人文荟萃,文风鼎盛,才子云集。从古至今,两座城市诞生无数熠熠生辉的文艺作品,也为百姓追求精致、风雅的生活美学提供了范本。

南京定林寺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成千古名句;

南朝时在南京做官的钟嵘所撰《诗品》开创了我国诗话之先河,他提出“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现存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也诞生在南京,谁人不会念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毫不谦虚地炫耀这座才子之城;

另一位苏州刺史白居易则非常满意自己治下的幸福城市,夜登城楼时写下“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唐伯虎在《事茗图》里题诗“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轻描淡写地道出吴中文人令人向往的生活……

这两座同时被米其林指南选中的城市也拥有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市井风雅。《浮生六记》里,沈复写他与妻子在苏州“载酒泛舟”“静室焚香”“布衣菜饭”,这日子羡煞多少人。

《儒林外史》里,吴敬梓细细描绘十里秦淮的风情画卷:“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

南京与苏州,是六朝烟水与枕河人家,是一脉相承的“真江南”。他们如同两颗辉映的星辰,照亮着彼此前世的故事和未来的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雨薇


责编:管鹏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