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超”爆火以来,观潮君没少写“苏超”。按照语法规则,“苏超”是专有名词,得加引号,这可苦了我们写稿人:每次提到“苏超”,都得打上引号,否则就算差错,这可多麻烦!但怕麻烦不行啊,出了差错是要担责的,要是拿去评奖,少打一个引号,很可能就此失去获奖资格!

于是观潮君某天突发奇想:“苏超”的这个引号能不能不加?一旁的同事打趣道:“知足吧,现在已经很好了。要知道,‘苏超’的原名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如果不是网友给起了个‘苏超’的昵称,咱还更麻烦呢!”
这倒也是。有的明星唱了几年也没唱出啥名堂,起个艺名包装一下后立即走红天下,可见名字问题兹事体大,要不然,咋有人13个月内11次申请改名呢?“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能够出圈,“苏超”这一“改名”也有贡献呢。

观潮君越想越觉得,“苏超”去不去引号,还真是个事。想想看:全网有多少人在写“苏超”,多少人处理“苏超”的稿件,如果不用加引号,这将给作者、编辑们减去多大的麻烦、带来多大的福利!再说,对一家省级党报来说,每天各类报道、评论提到“苏超”这个词恐怕成百上千次,按发行量50万份算,如果“苏超”的引号可以去掉,省下来的油墨费也不少啊。如果能省,不是好事吗?
那么,“苏超”的这个引号,究竟能不能省?为此,观潮君还真较真了一回,请教了语言文字学专家,结果有两派观点——
一派认为,不能省。因为“苏超”不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简称,而是网友起的“外号”。网友当初起这个外号,说的是这个比赛虽然今年刚刚推出,但很受欢迎、名气很大,可以称得上是“江苏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了,作为一个“昵称”,而且是专有名词,还是要加上“引号”,不能去掉,否则会引起混淆。

另一派认为,可以省。语言是群众创造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很多时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新词语的诞生往往存在“陌生化—认知化—固化”的三个阶段。“苏超”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是要加引号的,因为它是专有名词,是临时组合的,加个引号有突出强调、引起注意等功能。但是,当这个词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知道后,已经变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词的时候,引号就可以去掉。因为引号去掉以后,不影响意思表达,不会出现误解和混乱。甚至于,到适当的时候,“苏超”还可以被收入新词语词典甚至现代汉语词典。
其实,语言如同世间万物,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些专有名词或者创新词,开始使用的时候是需要加引号的,但使用的次数多了,引号就约定俗成可以去掉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忽悠、埋单、出圈、盲盒,等等,刚出现的时候都是要加引号的,时间长了,引号就不加了,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
报道铺天盖地、影响惊天动地、球迷欢天喜地,甫一面世就表现不俗,出道不久即名满天下,“苏超”自开赛以来,一路出圈一路歌,成为一个现象级传播、超级文化IP和当前社交话题的“顶流”。过去几个月时间内,“苏超”话题频频登顶热搜,全网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50亿次,目前,这个数字每天都在飙升。“苏超”的影响力已经从江苏走向全国、世界,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新报》、法国《欧洲时报》及香港《文汇报》均对“苏超”进行报道,德国和荷兰的媒体也对“苏超”发表了评论。过去,在搜索引擎输入“苏超”,显示的结果是“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而现在已经变成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可以说,时至今日,“苏超”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词汇。观潮君觉得,既然“苏超”的影响力如此之大、知名度如此之高,“苏超”的引号去掉后,大家也知道是啥意思,何不把“苏超”的引号去掉?
也许,随着“苏超”的持续火热,当某个权威媒体的权威报道悄然把“苏超”的引号去掉,那时,“约定俗成”也就真成了。在这之前,观潮君在写这篇稿子时,还是老老实实、不嫌其烦地给“苏超”加上引号吧。其实,即便不能去掉引号,“苏超”也早已走进我们的内心,在人们心中刻下独一无二的印记。对此,作为“苏超”球迷、作为网友的你怎么看?不妨评论区留言。
(刘庆传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