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出台 “放大招”重塑常州足球筋骨

交汇点讯 “苏超”联赛激战正酣,常州队虽暂未“破荒”,却意外成为全网焦点,连败的常州“笔画消失”成“川”。赛场失意之际,常州却借势“放大招”,7月2日正式出台《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足球发展擘画清晰蓝图,决心从根基重塑足球生态。

这份应时而生的《行动计划》,目标直指构建“选才—育才—用才”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足球事业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核心在于精准锚定常州足球的痛点与机遇,一方面,职业足球基础薄弱、优秀球员外流、青训体系亟待加强的现实;另一方面,群众热情高涨、网络热度空前的土壤,以及将足球融入城市发展大局的远见。

根据《行动计划》,常州将从社会参与、青训建设、职业足球、足球人才、场地建设、构建产业链、国际交流七个维度破局发展。

沃土培育,激发社会活力。到2026年底前,建立社会足球俱乐部注册登记和星级评定制度,构建规范体系;到2027年底,新增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年均举办各级赛事超500场,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浓厚氛围。对社会力量兴办青训给予政策甘霖,让足球之花在民间盛放。

青训筑基,从校园破题。未来三年,常州将筹备成立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创建150所以上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委派专业教练进驻30至50所学校深耕育苗。确保每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校内足球赛,让绿茵场成为校园常态风景。推行“名校办名队”模式,力争青少年注册运动员突破1000人,为优秀苗子铺设“直通车培养计划”,并建成1个省级青少年训练中心,夯实塔基。

职业带动,加速俱乐部运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职业俱乐部运营,持续开展职业足球行风治理监督,强化职业足球科技助力作用,推动职业足球科学化发展。

储备人才,锻造人才筋骨。建设职业足球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各类专业人才培训、畅通退役运动员转化渠道、鼓励优秀教练下沉基层。计划新增注册持证教练员100人、裁判员200人,加强本土教练“造血”功能。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职业俱乐部,强化科技助力与行风治理,推动职业足球科学化发展,为塔尖输送坚实力量。

空间织补,打开“方便之门”。实施“金角银边”改造计划,新建、改建足球场地100片,全市足球场总量达700片。尤为关键的是,推动学校足球场地遵循“能开尽开”原则向社会开放,开放率力争达60%以上,破解“踢球难”,让绿茵场近在市民身边。

融合赋能,点亮城市名片。做大做强足球赛事经济,放大其聚合效应。促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拓展足球消费新场景。发展足球装备制造、赛事、经纪、培训、场地设施运营,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着眼国际,接轨世界一流。策划举办国际赛事,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提升常州足球的视野与格局。

从巧妙接住网络热梗展现的城市智慧,到如今擘画三年蓝图的务实行动,常州正努力将赛场外的“热度”转化为球场内外的“厚度”。

当校园的哨声、社会的喝彩与职业的追求交织,一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常州足球运动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维庆

责编:张宇熠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