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援疆干部“点石成金”,这里的馕一天能卖1000个!

交汇点讯 7月1日,记者走进新疆昭苏县天马旅游街区改造提升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作业。这个由江苏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推动、投入2500万元援疆资金打造的项目,自今年3月11日开工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成型。

曾经这里是类似停车场的模样,中间夹杂着小广场,周边老小区的商铺参差不齐,环境较乱,如今已蜕变为集游客服务中心、昭昭剧场、云朵市集、彩虹喷泉水幕等设施于一体的特色步行街,民族风格的建筑经翻新亮化后别具风情,夜晚的灯光更让这里洋溢着“不夜城”的活力。

作为江苏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重点项目,天马旅游街区的改造不仅擦亮了昭苏的旅游名片,更让当地商户的生意迎来了新转机。卖馕的商户卡拉木对此感受深切,他提到改造前每天大概能卖出五百个馕,那时周边环境杂乱,游客寥寥;如今街区变美了,游客接踵而至,他每天能卖出大约1000个馕,营业额直接翻了倍,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同样忙碌的还有经营餐饮的金玉龙,他向记者介绍,以前店里每天只能卖出100多笼小笼包,改造后游客多了,生意跟着火了,现在每天能卖到200多笼,来吃饭的人数比以前增加了近一半,店里从早到晚都透着热闹劲儿。

泰州援疆工作组宣传联络处负责人黄斌介绍,改造前这片区域两侧都是老小区,道路是正常通行的马路,中间还夹杂着小商小贩聚集的集市。改造中并未进行大规模重建,而是对老房子外观进行翻新,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将道路改造成步行街,同步完成绿化和亮化工程,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剧场等设施也让功能更完善。虽然项目尚未完全竣工,但商户们已清晰感受到变化:游客多了,广场热闹了,连夜间都有不少人来散步消费,曾经的旧场地真正焕发了新活力。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马产业、农牧业特色,江苏援疆干部正通过这样的改造,让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更亮,既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体验,也为当地群众搭建了增收平台,在推动昭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留下了坚实的援疆足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文/摄

责编:叶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