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暖心!这家小店有个公开的“秘密”:“单人套餐”不要钱

最近,宿迁市泗洪县一家普普通通的街边面馆意外走红。店门口的红色告示写着:“免费吃饭。如果您遇到了困难,可以进店告诉服务员,点一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好。”

记者了解到,这个特殊的“单人套餐”在当地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店主夫妇为了照顾有困难的人,已推出“免费套餐”4年,而为了照顾大家的体面,他们把这份“爱心餐”包装成了“单人套餐”,让这份善意更多了几分体贴。

“自己淋过雨,就想替别人撑伞”

7月4日上午九点,在泗洪县的一个商圈里,这家面馆的店主陈士民和妻子史翠梅正在忙碌。灶上,老鸡汤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案板上,陈士民正用力揉着面团,准备擀制当天要用的手擀面。

这家店是夫妻俩四年前从常州回到老家泗洪开的。店门一开,这张红色告示就贴上了。“年轻时在南京打工,身上钱花光了,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54岁的陈士民说起往事,语气平静,“后来日子好过了,就总想着,能不能帮那些和我当年一样的人一把。”

“单人套餐”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手擀面,和店里卖的没什么两样。起初两年,来点“单人套餐”的人不少,但近些年,来的人明显少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多了,是好事。”老板娘史翠梅说,她清晰地记得,“今年这半年来,只送出去3碗面”。

“真正的困难,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何分辨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夫妻俩有自己的默契。“有的人进门后,眼神会有些躲闪,不敢和我们对视。还有的,会站在菜单前看很久,反复看,但就是不开口。”陈士民描述着这些细节。

他记得,曾有一个残疾人,在店门口站了许久,只是默默向里张望,脚步迟疑。陈士民什么也没问,主动从厨房端出了一碗热腾腾的面,递了过去,“他接过面碗的时候,手都在抖”。

来吃“单人套餐”的人,大多沉默寡言,但离开时总会轻声道谢。史翠梅说,还有人会悄悄在桌上留下几块钱,“说不能白吃我们的”。每当这时,夫妻俩都会把钱收下,然后趁对方不注意,再多找些零钱塞回他们口袋或随身的包里。

一份善意,温暖一条街

一碗面的善举,街坊邻里都看在眼里。

“老板这是在传递正能量,让人觉得心里暖和。”常客吴先生每次来吃面,都会和陈士民聊上几句。“他们夫妻俩对谁都一样热情,不管是不是来吃饭的,路过问个路,都耐心得很。”顾客王女士说,打动她的是这份不加区分的真诚。

隔壁店的张女士更是感慨:“看到他们,就觉得有能力的时候帮别人一把,是件很自然的事,值得我们学习。”

红色告示的最后,还有一句话:“我们只有一个希望,希望你以后在有能力的日子里,也能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一碗面的温度有限,但这份温暖的默契,正在这家小店、这条小街,乃至这座小城里,悄悄地传递开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梁婷 王轩

责编:史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