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吉林省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这份编号“通省警特秘第一五三七号”的机密文件,是1940年3月16日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发给柳河县警务科长的杨靖宇笔记本译文。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血洒濛江(今靖宇县),壮烈殉国。

残暴的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却震惊地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团团枯草、树皮和棉絮。

杨靖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落入敌手,其内容被紧急译成日文,成为日伪军“讨伐”抗联的情报。

伪满政权灭亡之际,伪通化省公署、警务厅及其所辖各县公署、警察署开始大规模焚烧档案,大量的政务、警务活动档案被其销毁,这件文档混杂在未被彻底销毁的伪柳河县警务科警察工资表、请假条等残余材料中,得以留存至今。

十二页译文,十一个要项,字字千钧。

档案清晰呈现了将军牺牲前数月的思考轨迹。他详尽分析时局与国际形势,严谨设定部队联络的暗号、旗帜、时间与地点,精确统计兵力、战斗损失、伤员情况及紧缺的装备、弹药、冬装粮食,亲笔部署特务队冬季工作计划。

这份经由敌手翻译得以意外保存的记录,因其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研究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客观史料。档案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在极其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艰苦卓绝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真实情况,为杨靖宇事迹研究及东北抗联史研究提供了新实证。

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