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滚烫”温度 “滚烫”人生丨赶时间的“单王”大伟

编者按 这两天,热得格外直接。无数外卖骑手穿梭于钢铁丛林,在热浪一线奔跑。

骑手不属于聚光灯,但他们是速度,是坚韧,是千家万户生活的“续航者”,他们的汗水值得被看见,他们的坚守值得被记录。在这个酷热的夏天,记者寻找到4名有故事的骑手,体验他们“灼热”的跑单路,讲述他们的拼搏与期待,致敬每一位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平凡英雄。

7月5日上午10点

体感温度:43摄氏度

应记者再三请求,45岁的大伟答应带记者跑单。

新街口商圈,南京商业集聚区,也是全市单量最多、骑手最密的地区。大伟跑了四五年,熟悉每一个街角,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里的单王。每天,从上午十点半开始,他一刻不停跑到深夜。

“看,1个小时15单”,跑早班的小陈推着电动车,大老远报起“战绩”。

“前两天送餐时右腿擦伤,2个多小时才19单”,老李也凑过来搭话。

“真热啊”,骑手们又聊起天气,这是日常话题之一。午高峰之前,骑手们习惯聚到街边树荫下聊天,喝口水。

“别急,慢慢跑”大伟提醒骑手们悠着点,手指快速地刷着平台跳出的新单子。没多久,他给自己规划好一条自东向西的路线。

十点半,骑手们彼此提醒“安全第一”,各自散去。

大伟从丹凤街出发,10点46分在“艺之源”艺术中心负一楼搬起一箱矿泉水;10点52分,到珠江路上取一份拌饭;10点55分,提起一杯咖啡……很快,他送到了周边的写字楼、医院和幼儿园。“熟门熟路,很少走错。”大伟有点得意。

一路上骑手很多,行人却少,梧桐叶动都不动。不时有骑手跟大伟打招呼,他笑说:“老骑手了。”

记者一直想问大伟,“单王”是怎么练成的。“熬!”他说,自己见的“单王”多,他们每天至少跑15小时,除非身体不舒服,很少停下来。“单王”也聪明,哪个方向好跑,哪家店出餐快,门儿清。

去年大伟每天平均跑120多单,属于头部骑手。今年随着京东外卖入局,他知道的“单王”一个星期能跑1100单,到手约6000元。

日头毒辣,一圈下来,记者喘着粗气,还是跟不上大伟。

下午1点,记者再次见到大伟时,他自己掏钱买了21杯“暴打鲜橙”冰饮,在路边等队里的骑手们来取。去年3月当了队长,大伟没再一门心思跑单,留出时间疏导队友情绪,处理骑手和顾客的小矛盾,很多时候一天下来跑不到百单,“干了队长,要为大伙考虑。”

抬头见队里的老王骑车路过,大伟马上递过去一杯。老王向他抱怨,今天周末单子少,忙一中午才20多单。“天太热,多喝水,慢慢跑。”大伟嘱咐。

沟通,是职业教会大伟的技能。以前,他也脾气暴。“天热、人累,碰到难缠的顾客,骑手脾气不好,心态容易崩。”他说,还是得商量解决。老城区有不少8、9层的步梯楼房,他爬到6楼实在爬不动,就跟客户商量,请对方下2层楼,大部分人还是理解的;客户家门口有垃圾,他也乐意顺手扔一下,与人方便。

算法优化,规则有了温度。大伟告诉记者,以前,骑手被算法推着走,容易被送单时限“绑架”,现在高峰期放宽到50分钟到1小时,配送多了从容;恶劣天气超时,平台有免罚政策,可以延长10分钟。以前,收到一个差评,骑手被扣50元,现在不扣钱。

现在,大伟的队里有21个人,隔三差五进人、走人。大伟说,大家都清楚,跑新街口商圈能挣到钱,但也是真苦。现在他每天都在招人,有的托队员介绍、发朋友圈来,有的听说队长人不错,来试试。不过,看到“小年轻”想当骑手,大伟也会劝劝他们,“进这行容易,出去难”。

采访中,大伟讲话急促,不时盯着小队的群动态。“有个队员车没电了,我去帮忙。”大伟戴上头盔,急匆匆走了。

小心愿:

希望对骑手好一点,保障多一点,派单系统再优化一下。有什么事情,平台多为骑手考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责编:方思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