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换乘之王”,迎新进展!

交汇点讯 7月6日,“换乘之王”——盐泰锡常宜高铁(以下简称“盐宜高铁”)迎新进展。随着重达107吨钢筋笼在两台履带吊车协同下吊放入槽,标志着盐宜高铁长江隧道工程首幅地连墙顺利施工,为后续盾构始发井开挖及盾构机组装、始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盐宜高铁长江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由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承建。该隧道北连靖江市,南接江阴市,全长8130米,为单洞双线设计,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隧道盾构段长6710米,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4.3米的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由北向南掘进,穿越长江航道;隧道明挖段长1420米,包含江北明挖段及始发井、江南明挖段及接收井,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据悉,地连墙是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通过在地下连续开挖槽段,并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体,用于基坑挡土、防渗、承重、支护。盐宜高铁长江隧道工程地连墙共计266幅,此次施工的首幅地连墙位于江北盾构机始发井,长50米、厚1.2米,单幅混凝土浇筑量达367.2立方米。“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我们采用‘双机抬吊’工艺,通过500吨主履带吊与320吨副履带吊双机协同作业,精准地完成钢筋笼吊装入槽,同时优化泥浆配比,提升泥浆护壁性能,保证成槽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性。”中铁十四局盐宜高铁长江隧道项目工程师尹义豪介绍。

盐宜高铁长江隧道长距离穿越长江地下高水压、基岩凸起等复杂地层,面临地质环境复杂、穿越敏感建构筑物多、水下土岩复合地层掘进风险高、盾构机选型难度大、隧道结构设计新等特点。自2024年12月进场以来,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加强前期策划,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反复论证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基坑开挖、盾构机选型等方案,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管理,优化施工组织,合理调配资源,科学统筹进度,严控安全质量,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和堵点。目前,大临工程建设、土建施工、盾构机选型设计等工作稳步推进。

盐宜高铁是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项目。铁路全线建成运营后,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于完善长三角和江苏高铁网布局,构建新的快速过江通道,促进苏北、苏中、苏南等地区融合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余勤雍

通讯员 庄希红 刘甲

责编:洪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