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9日,国道349拉青线。在这条海拔超过4000米、人烟稀少的高原险途上,发生了一场险情:一名骑摩托的男子头部着地,栽倒在路旁的碎石里,已经失去了意识,他的女儿在一旁,看着浑身浴血的父亲不知所措……在危急关头,一名女子突然拎着三个氧气瓶和急救用品出现,用非常专业的救援措施,帮助了这对遇险的父女。
7月9日,一段短视频在网络上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一对父女遇险,一名年轻女子跪在他们身旁,正在展开紧张救援。
“大家别慌,我是专业的!”视频中,她声音不大,但现场所有人都成了她的“临时助手”。
“大哥,你帮我扶住他的头,一定要稳住颈椎!”
“先生,你和我一起,听我口令,一、二、三,翻!”
在她的指挥下,几名路人配合着,用标准的急救动作将伤者平稳翻正。紧接着,取头盔、清创、包扎、测血压、上氧气……她的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精准而高效,仿佛将专业的急救室“搬”到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在持续供氧下,伤者微弱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
直到120救护车赶到,她详细向医生交接完伤者情况,并帮忙抬上车后,才默默回到自己车上。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道349拉青线海拔较高,多个路段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再加上位置较为偏僻,这位女士的出现更显得及时,再加上她全程专业冷静的处置,才让这对遇险的父女化险为夷。因此,有其他过路游客拍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视频被发到网上后,迅速引发关注。尤其是视频中,女子沉着专业的救援手法,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赞赏,称其为“教科书式救援”。
“她到底是谁?”7月9日下午,带着网友们的疑问,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位“神秘女侠”——来自宿迁市沭阳县的张倩。原来,张倩持有江苏省红十字救护师资,同时也是沭阳一支专业救援队的队员。随车携带急救包和氧气瓶,也是她的职业习惯。
“这没什么,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面对赞誉,张倩在电话中表示:“看到那种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这是我的职责。当时我和家人也都有头晕、无力等‘高反’症状,但人命关天,车上备的3瓶氧气肯定要先给伤者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王梦蝶
素材:沭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