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7月12日,南通第十五届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会上发布《南通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高质量引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南通明确:引进处于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海内外人才,列为“江海英才”计划攀峰人才(团队)支持对象的给予1000万元资金资助,列为重大顶尖人才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同时,在“江海英才”计划中设置“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入选后给予最高600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50万元人才房票或购房补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企业优先纳入拟上市“白名单”。支持通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对于典型应用场景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择优推荐纳入省科技厅“100个前沿技术、100个应用场景”建设。
开幕式上同步发布《支持归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旨在以更加精准、更大力度的政策,抢抓国际人才流动机遇,更大力度支持归国人才来通创新创业,持续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志同道合不已江海为远。”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介绍,截至今年,南通“江海英才”计划已精心耕耘十五载,目前南通人才资源总量超170万,高层次人才14万,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人才”入选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十五年来,南通的“江河湖海”正在以包容汇通的姿态讲述着一个个“人城双向奔赴”的故事。
“最近过得怎么样?”“研究是否遇到了困难?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一条条日常寒暄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是来自德国的博士托尔斯滕手机里保留了多年的“珍宝”。他就职于南通开发区一家企业,负责科研工作。讲述起跨越半个地球选择南通的创新情缘时,除了南通良好的营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这里得到的从吃穿住行到科创研究无微不至的照顾。
“没有产业、没有产品、前景不明是南通给予我们第一笔天使轮投资。没有南通,就没有企业至今的发展。”从2012年200平方米的办公室到如今超10万平方米的厂区,让沃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宏亮印象深刻的是,企业连年亏损时,南通科创投在企业天使轮投资时毅然出资500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一剂“强心针”。
十五载硕果累累,如今南通正在以更强有力的力度书写人才来通、留通的新篇章。

“今年毕业,我的第一选择就是回到家乡,为家乡通信工程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在南通2025年“千企万岗”青年人才招聘会上,刚刚结束大学本科的南通海门学子丁羿程已经向多家企业递交自己的简历。他告诉记者,在大学学习时就听说南通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招聘会上也有许多企业专业对口,希望自己可以从中选择,迈入人生新阶段。
“才涌江海潮正劲,人才选择南通,南通定不负人才。”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南通将始终以更开放的格局构建创新生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跨江向海,积极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更多人才“来通留通”铺就成长通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周楠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