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点球|“苏超”歇歇脚,“超人”喘口气
ddVAm9vWOmFcN7C2IDVDMIX9.png

进入7月以来,江苏各地开启了疯狂的“炙烤”模式。而热到沸腾的“苏超”也在这一时刻按下暂停键,让球迷度过了一个没有“苏超”的周末。这看似简单的赛程调整,折射出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球员没有钢铁之躯,“超人”的健康理应被郑重纳入赛事考量。

国际足联研究表明,34℃以上每升高1℃,运动员中暑风险增加1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首创的湿球温度指数(WBGT)监测系统,已在“苏超”赛场得到应用。本次暂停不仅规避热射病风险,更避免高温导致的肌肉拉伤率激增。南京体育学院的实验数据显示,35℃环境下球员冲刺距离下降21%,传球失误率增加18%。“苏超”此次主动采取“高温熔断措施”,其实也是在维护赛事的技术含金量。虽然“苏超”暂时停摆让球迷少了些乐子,也让各地文旅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但这也正体现了组委会的“可持续运营”思维,换个角度看,它何尝又不是一种商业价值的远见?

上个周末的比赛,许多球场便堆起了大量冰块降温,组织方更是灵活地修改了比赛规则,除了增加球员补水的时间外,还破例允许每个队更换7名比赛球员,尽显了激烈竞技背后的人文关怀。这其实也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十四条“建立科学赛事管理体系”的具体落地。当阿联酋联赛选择夜间比赛、美国大联盟启用降温背心时,“苏超”的“高温熔断”同样展现着中国体育与国际接轨的智慧。

赛事暂停公告中“为足球生命负责”的表述意味深长。尽管我们无法对抗极端的天气,但是可以归还运动员从“超人”回归“凡人”的权利。更何况并不需要等待太久,下一个周末,又将迎来让我们血脉偾张的“苏超”大戏。

胡波)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