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主任、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朱庆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凝聚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于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奋斗动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以历史记忆筑牢精神根基,凝聚民族复兴的思想共识。通过系统梳理抗日战争历史文献、保护抗战遗址遗迹遗物、挖掘英雄先烈事迹,促使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辛历程与顽强抗争,进而树立牢固且正确的历史观与民族观。
我们要以文化传承创新激活精神基因,增强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抗战精神蕴含在丰富的文化载体中,如抗战歌曲、诗歌、文学作品、革命文物等。要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并紧密结合现代社会需求,以创新方式进行表达。
我们要以教育普及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青少年抓起,把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纳入中小学德育、历史课程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研学旅行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我们要以实践行动践行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转型的压力以及各种风险挑战,要传承抗战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要继续弘扬这种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全社会力量。
我们要以国际视野彰显精神价值,提升民族复兴的世界意义。要向国际社会积极传播中国抗战历史,讲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展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畏强暴的精神品格,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文字整理 /杨丽 李皖轶(通讯员)
剪辑/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