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是新疆著名的旅游打卡地,也是无数新人心仪的定情地,每天都有无数的恋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到湖边拍摄婚纱照并登记领证,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甜蜜产业链。看到赛里木湖的成功,不少地方抄起了作业,但如何让甜蜜产业“天长地久”,也是不少地方面临的一个课题。
不得不说赛里木湖的确具有浪漫的气质,也具有培育甜蜜产业链的天然禀赋。湖区距离乌鲁木齐520公里,寓意“我爱你”;湖面2073米海拔被解读为“爱你情深”,1314平方公里的湖面面积化为“一生一世”的誓言……每个数字都蕴含着浪漫的色彩。当地也没有错过这泼天的流量和富贵,他们把婚姻登记业务搬到了湖边,现场办理。从景区服务到婚庆配套,为“甜蜜经济”做好“一条龙”服务。
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全国通办”政策,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许多景区因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爱情数字密码”一下子成了游客心中的“浪漫地标”。政策与需求的共振,催生了“领证+旅游”的消费新模式,新人带动了交通、住宿、摄影等周边消费,也让一些景区变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而文旅部门适时推出的新人登记“终身免门票”政策,既强化了品牌记忆点,又通过后续旅游消费实现长效收益,可谓是牢牢绑定了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其实在全国各地,想要打造浪漫主题的景区还有不少,如浙江淳安、湖南长沙等地纷纷用“领证+旅游”吸引年轻人,青岛海天中心、珠海东澳岛甚至是一些演唱会的现场也在尝试设立婚姻登记点,在文旅融合中增加“甜蜜”成分。但过于雷同的设计,以及过于商业化的操作往往给人以“画虎类猫”之感,经历短暂的热闹之后,很快就归于沉寂,很难再引起游客的兴趣。
要想打造浪漫目的地,形成甜蜜产业链,首先要把基础服务升级,景区登记点通过场景化设计提升体验感,如赛里木湖的落地窗观景登记台、雪山婚礼跟拍服务,将仪式感转化为消费动力。其次要考虑婚庆配套成熟化,如引入汉服和民族服装租赁、古风婚照拍摄,设计特色的蜜月路线,捆绑酒店、餐饮资源等。另外还要注重挖掘素材,打好营销牌,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吸引年轻群体自发打卡,进一步放大景区吸引力。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