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农民街游侠”、足球特色学校……探秘“苏超”盐城队背后的“青训力量”

交汇点讯 “苏超”甫一开始,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张锐就注意到,盐城队的大名单上有他无比熟悉的6个名字——唐锦、郑文煊、花志成、祁睿、王友聪、庞智超,几人均毕业于他所任教的高中。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张锐为6个人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农民街游侠”!

明达高中体育场

在这条盐城人耳熟能详的农民街上,不仅聚集着烟火气十足的小商铺,还坐落着一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学校从2019年开始招收足球特长生,迄今已输送30名以上的球员到职业联赛和各大高校,成为孕育盐城足球火种的摇篮。

“花志成、郑文煊在对战泰州队时接连破门,祁睿和唐锦在比赛最关键时刻打入制胜球,帮助团队拿下胜利。‘苏超’给了这群小伙子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在场上无畏的拼抢、出色的发挥,令我们特别骄傲,十分提气!”提到学生们在“苏超”赛场上的表现,明达高中足球队负责人、课程教学处副主任王军显得很激动。

盐城队12号队员花志成

作为队员们的母校,明达高中的师生们从一开始就特别关注“苏超”,尤其是盐城队。“前两轮我们学校还收到免费的门票,大家一起去现场看了比赛,现在比赛门票一票难求,我们就在荧幕前为他们加油。每次进球,学校的工作群里面就会热闹一番,大家为他们喝彩,班主任还会站出来‘认领’自己班的学生。”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被王军描绘得栩栩如生。

“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校长王乃喜说。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领略足球的魅力,学校创新推行“双轨”培养模式。通过开发足球校本课程、举办班级联赛等方式,将足球运动融入日常教学,让足球元素走进课堂、充盈课间。同时,精心选拔足球特长生,组建专业梯队,由持有A级、C级教练证书的专业团队进行指导,配备高标准足球场和专业足球器材,为足球苗子们搭建起通往梦想的坚实阶梯。

阳光下的明达高中

作为足球特色学校,明达高中始终将青训体系建设放在首位,精心组建的“梦想足球”队更是战绩辉煌:常年“霸榜”盐城市校园足球联赛(市长杯)第一,代表盐城市参加江苏校园足球联赛(省长杯)男队取得第四名、女队取得亚军的最好成绩,女队还在女子足球精英赛U18的比赛中获得亚军。主力队员施雨婷入选U20国家女子足球队集训名单。

而明达高中在足球领域的亮眼表现,正是盐城深厚校园足球土壤孕育出的鲜活样本。早在2009年,盐城就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城市,盐城现已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19所,占全市中小学校数的35%。 2024年盐城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注册443人,占江苏总人数14.57%,列全省13个设区市前三位。

此外,盐城业余足球联赛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业余球队和比赛的诞生,让更多孩子有更多的踢球机会,形成“有苗头的苗子抓紧培养,青训体系一棒接一棒”的良好态势。

盐城市足协执行理事蒋成飞一直致力于推动盐城足球的改革。“我们举办各类足球联赛,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比赛,完善足球赛事体系,推动盐城足球的发展,提升大家的足球技能和素养,促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5年多时间,盐城市业余足球联赛队伍从不足20支发展到45支,参与群体不断扩大。”蒋成飞介绍。

蒋成飞在2023年成立了自己的业余足球俱乐部——盐城登云足球俱乐部,本次“苏超”盐城队48人名单中有15人来自登云足球俱乐部,23人主力阵容里7名核心球员皆为俱乐部“出品”,成为球队“攻城拔寨”中坚力量。在俱乐部里,大家既是球队队员,也是青训教练员,除了参加比赛,球员中更有不少人成为盐城中小学校的青训教练,成为下一代球员的引路人。

盐城登云足球俱乐部球迷会

“我就想成立一支能代表地域文化,有责任感、使命感,能为家乡争荣光的职业足球队伍。”谈到成立俱乐部的初衷蒋成飞说,目前盐城本土的俱乐部更多的是借助中学的力量发展青训,为全国的俱乐部输送人才,但想要往专业化球队上面转,还需要更多资源要素供给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苏超”犹如一阵旋风席卷而来,点燃了全国上下的足球热情。借着这股强劲东风,蒋成飞培育盐城首支本土化职业球队的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球迷在战斗

上个月,盐城市发布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振兴足球“4个100”目标,即:建设100支保持训练比赛强度的高素质队伍、建成100片具备办赛条件的高标准球场、构建100场联赛组成的高规格赛事体系、培育1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价值俱乐部。通过社会组队、校园办队、青训强队等形式,形成全社会覆盖、全年龄参与的足球队伍结构。“这必将为盐城足球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让这座城市的足球脉搏跳动得更加铿锵有力。”蒋成飞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文婧 通讯员 李冬冬 视频 彭倩倩

责编:彭倩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