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观察|补贴狂飙下,外卖江湖谁主沉浮?

“一不小心又被资本‘做局’了,还是饭局。”

这个暑期,一场声势浩大的“外卖大战”悄然升级。连续两轮“疯狂星期六”让“0元购”“免费奶茶”轮番刷屏,消费者忙着囤货,平台忙着“烧钱”抢人,商家与骑手也齐齐被卷入这场流量洪峰。在全民“薅羊毛”的热闹背后,一场围绕即时零售主导权的深水博弈已然打响。

硝烟再起:外卖市场上演“疯狂星期六”

7月的第一个周六,外卖平台间无预警“交火”。

5日晚间,美团外卖和淘宝闪购两个平台像提前约定好一般,不约而同地放出大量且大额的外卖红包券。饿了么满25—24元,美团满48—28元、满30—20元……打开其中任意一个App,扑面而来的橙色开屏广告和密集推送,让不少用户直呼“像回到了2020年外卖撒券的时代”。

0.01元抢购一箱矿泉水、5元购买套餐还送饮料、1天0元喝8杯奶茶、65元搞定一周伙食……外卖“战绩”迅速刷屏社交平台。被填满的冰箱、堆满商品的货架、纸“瀑布”般的订单、排到街角的自提队伍,成为平台间补贴角力高潮一刻的生动见证。

友分享“外卖大战”中收获的“战利品” 图源:网络

就在这轮“疯狂星期六”余热尚存之际,新一轮“外卖之争”的战火再度点燃。

7月11日晚,美团外卖发布微博表示:“周六,快乐继续”;淘宝闪购打出“超级星期六”的口号,释放188元大券包,宣称“1天5顿我全包”;京东外卖则发文推出“16.18元一口价,每晚10万份”的龙虾特惠,请全国用户免费吃品质小龙虾。

“我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包子、一份炒饭,加配送费才5块9;下午看电影顺路去茶百道、古茗取了三杯免费茶饮。”12日一早,家住鼓楼区下关街道的小谢一醒来便打开外卖软件“激情消费”。她表示,一进App就收到“0元外卖已到账”的弹窗,点开后发现,领到了3张饮品0元自取券和2张外卖兑换券。

712日美团外卖推送优惠券

中午时分,记者打开淘宝闪购页面,系统即刻推送了“满18.8减18.8”“满28.8减18.8”“满20减10”等5张红包,总额达70.8元。测试下单一杯原价19元的奶茶,仅需实付1.2元。

712日,淘宝闪购推送优惠券包

“奶茶自由”“外卖自由”在补贴推动下迅速实现,不少消费者进而调侃自己成了“商战受害者”:“再打下去我得囤胰岛素”“在最该减肥的年纪,遇见了最诱人的商战”“早上4杯,下午2杯,现在已经喝不动了”。

个体感知的背后,则是平台订单量的集中爆发。数据显示,7月5日当天,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仅一周后(7月12日),这一数字就跃升至1.5亿单,单周增长超过25%。

淘宝闪购方面也展现出同样惊人的爆发力:7月7日,其联合饿了么公布平台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日活跃用户突破2亿;到7月14日,淘宝再次宣布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和0元购),且结构继续向全品类扩展,平台流量仍在持续高位运行。

喜忧参半:“狂欢”下的众生相

平台订单暴涨之下,商家和骑手是最先感知市场温度的群体。不同于消费者轻松“晒单”堪比“狂欢”的氛围,供给端迎来的,是堪比“双11”的高峰压力。

12日下午五点半,集庆门大街的一家瑞幸门店里,打印机几乎没停过,外卖订单排了400多号,操作台上堆满杯托和纸袋。“上个周末,我们从下午五点一直干到快凌晨,连厕所都没空去。”店员小罗回忆说。比起7月5日“突袭式”的红包雨,时隔一周,门店虽有所准备,仍被潮水般的订单压得喘不过气。

瑞幸门店内,取餐台上堆满了订单

对于部分中小商家而言,这波流量则来得更突然,也更难得。位于建邺区玉塘路的七家湾牛肉锅贴,自7月淘宝闪购补贴上线以来,门店日均外卖订单迅速攀升,从最初的每天十几单涨至一百四五十单,高峰时冲到近200单。老板吴文俊告诉记者,夏季高温期里,外卖已成为小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新街口一家独立咖啡店同样顺势突围。主理人Jupiter表示,7月5日活动当天订单暴增200%,创下了开店以来最高纪录。

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笑着“吃下”这波红利。记者走访发现,平台与门店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断档的情况:有店铺临时应战却人力吃紧,有店铺备足人手却“扑空”,还有商家干脆在补贴窗口期主动“刹车”。据媒体报道,北京潘家园一家蜜雪冰城因资质审核未通过,连续两轮活动都未能参与,店员在社交平台上直言“我也想爆单”。

另一方面,爆单压力也迅速传导至运力端。南京饿了么骑手李涛告诉记者,这些天派单密度明显提升,单价较平时高出约两成,叠加高温补贴与冲单奖金,“干劲特别足”。他透露,7月5日他收入超过700元,12日也有600余元入账,而在他们的骑手交流群中,有人在5号当天跑了100多单,收入更是直接突破千元大关。

众包骑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收入截图 图源:网络

“活动当天的补贴涨到每单近10元。”“6小时狂赚600块”……社交平台上,众包骑手们也纷纷加入“晒单”行列。记者了解到,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骑手群体的收入显著增长,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过12500元。

但高收益的背后,是更高的负荷。酷暑天气叠加高强度配送,不少骑手选择“通宵奋战”“硬撑到底”。“真是拼了命在干,饭没空吃,脚是肿的,还差点中暑。”李涛说。在他看来,这场补贴大战,在带来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将劳动强度推到了极限。

平台鏖战:即时零售上演“三国杀”

如果说“外卖大战”的热闹是一场由补贴驱动的流量狂欢,那么其背后,则是一场更为深远的战略博弈——即时零售的“王位”争夺。

作为本地生活的“头号玩家”,美团正以外卖为“入口”,从“送餐平台”向“30分钟生活圈”全面进化。从“拼好饭”集单模式到“小象超市”“美团买药”,再到自建前置仓的“闪电仓”,美团持续以“高频带低频”推动品类扩张,并试图通过745万骑手构筑起履约护城河。

骑手在商家排队取餐 图源:网络

挑战者的攻势同样不容小觑。以淘宝闪购为核心,阿里系正推动一次“跨业务打通”:在履约侧,饿了么骑手成为淘宝闪购的主要运力;在供给侧,淘系商品大规模下沉进即时配送链条;在服务场景侧,“特价酒店”等新业态也在上海、深圳等地上线,逐步形成“吃喝住购”一体化生态。

“其背后逻辑,是将原本分散的本地生活业务集约到淘宝这一主阵地。”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侯孟亚指出,在App“减法时代”,把服务“装进淘宝”更有利于留住用户,通过首页一级入口每天触达超5亿用户,也让流量有机会直接转化为即时订单。

尽管在这两轮大战中显得相对克制,京东的动作却并未停歇。除“零佣金+高激励”吸引商户和骑手外,京东外卖正在尝试“物流+餐饮”的深度协同,推动骑手实现“上午送快递、中午送外卖”的协同作业,走出“供应链变现”路线。

三家平台虽“打法”各异,落地路径却殊途同归。“要迅速撬动履约系统、激活用户需求,补贴确是最直接的启动方式。”侯孟亚认为,目前的平台竞争实际上仍未摆脱“真金白银换订单”的路径依赖。

与此同时,随着订单激增与补贴加码,新的隐忧也开始显现:在“0元购”“满减风暴”之下,商家爆单、骑手超载、系统拥堵的现象频发。“补贴虽能引爆流量,却难以制造黏性。”侯孟亚坦言,这种以价格刺激为核心的模式,若缺乏服务体验与履约效率的同步提升,流量红利很快会变成投诉高发、口碑反噬的隐患。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以低价购入的外卖 图源:网络

更现实的是成本承压。大量中小商户陷入“参与则利润压缩、不参与则订单流失”的两难境地;骑手日均派单量持续走高,却缺乏匹配的保障机制;消费者习惯了“满减”,对原价消费的接受度却在下降。这也使得本该以效率驱动的平台竞争,逐渐滑向“价格内卷”。

对此,零售行业研究员师文文认为,如何从“烧钱抢人”走向“提质留人”,是下一步,平台间能否拉开差距的关键。她表示,即时零售的比拼将是一场对平台调度算法、仓网布局与履约密度的全链路考验,决定谁能主导格局的,不是谁花得多,而是谁能率先在流量、供给与履约之间实现最优平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李璞/文  邓宇轩/视频

责编:孔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