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快 专家提醒: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今天(7月20日)下午,在广东佛山市召开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介绍,广东的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表示,刚开始的症状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至5天就退疹。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

据介绍,跟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呈现出:

 

两个“一样”

  • 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
  • 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清理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

 

两个“不一样”

  • 相比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
  • 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专家提醒,虽然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也需要重点关注新生儿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请及时就医。

(总台记者 陈旭婷 罗平章 陈紫行)

责编:陈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