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瞭望评|怎么会“就怕学霸放暑假”?

夏日街头,偶遇一位妈妈电动车载着刚从补习班出来的孩子,边赶路边念叨:“别听那谁说暑假没安排,人家早上奥数下午英语,晚上还有上门私教,就你傻乎乎当真了……”想来是孩子羡慕别人能拥有可玩耍的假期,拿学霸当例子劝妈妈松口,没承想反被妈妈“教育”了一通。

像这样的母子,估计暑假里还有不少。

母子之间的对话,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在家长圈广为流传的调侃:“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这句话,大概率是一些辅导机构贩卖焦虑的话术,但也戳中了无数家长的软肋。这里的“怕”,其实藏着很多家长都懂的心思:连那些本身就拔尖的孩子假期里都在悄悄攒劲,自家的“普娃”哪能松懈?而这句调侃背后,也暗含着一种预设:只有像学霸那样“假期不停学”,才是正确的成才方式。

相信很多“70后”“80后”都记得小时候的暑假吧,那可是和小伙伴们下河摸鱼、抱瓜追剧、睡到自然醒的无比欢乐时光。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份松弛感慢慢变了味。现在的暑假,有的孩子报满了语数英辅导班,提前啃起新学期的课本;有的孩子每天辗转于围棋、钢琴、书法等各种兴趣班,行程排得比上学还满……本该放松的假期,就这么悄悄变成了“第三学期”。

而打开社交软件,只要你点击过辅导班信息,很快就会招来满屏“××年级娃暑假计划表”“小升初衔接冲刺班”等信息,让你不由得相信:暑假不给孩子计划好、排满课,就是家长失职、孩子落后。

加之最近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录取结果陆续公布,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也像是被“学霸”们承包了——谁考上了重点高中,谁拿到了“985”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一条条好消息刷过去,再回头看看自家磨磨蹭蹭写作业的娃,再淡定的家长恐怕也难免心生焦虑:怎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争气,只有自家娃还在慢悠悠晃荡?

那位骑车的妈妈,大概也是被这种情绪裹挟着,哪怕心里知道孩子需要放松,手里的课程表却越排越满。在很多家长圈里,这种心思更可能相互传染。于是乎,暗暗“卷”,就悄然成为一种流行。据社交媒体上有人展示,有家长把孩子的暑期日程表做成Excel表格,时间精确到分钟:上午英语奥数,下午作文编程,晚上还能见缝插针加节游泳课,孩子能松口气的时间,大概只有从这个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的路上。而白天顶着烈日接送,晚上看着疲惫的孩子又心疼纠结,这种“鸡娃”和“躺平”的反复拉扯,或许就是当下一些家长的暑期日常。

不妨再细想想,暑假的意义应该是什么?那些没在社交媒体上被晒出来的暑假时光,或许更值得珍视:有的城里孩子在乡下奶奶家,收获了种菜、钓鱼的人生新体验,回来激动地写了篇字迹歪扭但充满童趣的日记;有的孩子捧着《昆虫记》看了三天,盯着小区里的蚂蚁群研究起“排兵布阵”;有的孩子跟着妈妈学会了包饺子,满手面粉却非常有成就感……这些看似“无用”的快乐,难道不是暑假该有的样子吗?

教育是一场长跑,这个道理似乎很多家长都懂,但轮到自己头上则很难停下“每一秒都想赶超”的脚步。所以,当下要说完全不焦虑,确实很难做到。但正因为难,才要人们一起推动。更何况,也总有一些“反焦虑”的法子值得试试,比如,把手机里的“学霸”推送多划走几条,换成放下手机、多陪孩子一起踢球玩耍;少去比较“别人家报了几门课”,多问问孩子“今天玩得开心吗”。很多时候,家长的定力,就是孩子的明天。

说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无论是所谓“学霸”,还是父母眼中的“普娃”,放暑假就是放假,养精蓄锐,未来方能加速跑。更何况,一个暑假也根本不会改变多少。

“弯道超车”这样的概念,还是让它远离孩子们的暑假吧。

(顾敏)

责编:林元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