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24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一批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引导企业聚焦“人、机、环、管”,强化内部监督报告,及时排查整治员工身边的安全隐患。
案例一
2025年4月25日,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王哲对220千伏输电线红外测温时,发现27号接地箱处三相接地同轴电缆最大温差达到12.4℃。打开接地箱盖,观察发现A相同轴电缆屏蔽层固定处与交叉互联铜牌连接螺栓发热烧蚀。发现此危急缺陷后,电缆运检中心迅速联系厂家调配物资,组织人员进行交叉互联铜牌及固定螺栓更换。若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该隐患,将会造成线路跳闸,对南京主城核心区的供电可靠性、迎峰度夏的用电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工作奖惩规范》,对王哲发放隐患排查奖3000元,对电缆运检中心发放隐患治理奖10000元。
案例二
2025年4月,常州市正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员工李晓林发现危险化学品库内一处物料桶底阀有轻微滴漏现象,存在危化品泄漏的安全隐患,立即拍照上报企业安全员。企业安全员确认后,果断采取应急措施,清理危化品泄漏区域地面,更换泄漏物料桶,并安排对危险化学品库内其他物料桶底阀逐一排查,确保每一个物料桶都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事后,公司按照“查找身边的隐患”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0元。
案例三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急急救与危重症中心大楼项目现场,劳务单位班组长秦某在检查墙柱实体质量过程中,发现7层楼面一处风井洞口钢筋防护网损坏,洞口防护盖板被打开,存在人员从洞口坠落的安全隐患,随即通过设置于现场的安全隐患举报二维码上传安全隐患信息,并电话通知项目部责任区安全员。项目部立即现场核实安全隐患情况,举一反三组织整改,对楼层内所有临边洞口防护进行全面排查,共计排查治理此类安全隐患3项。为避免同类安全隐患再次出现,项目部明确临边洞口专项管控措施,强化临边洞口安全管理。事后,项目部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奖励秦某现金500元,并授予项目部“安全之星”荣誉称号。
案例四
江苏海兴化工(盐城)有限公司常态化开展“低头捡黄金”全员内部隐患排查报告活动,按照员工发现隐患的类别、隐患排查的难度,给予员工不同的奖励金额。2025年5月,公司环氧氯丙烷装置外操贺晓军在氯丙烯车间夜间巡检时闻到丙烯的味道,他立刻警觉起来,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迅速判断出现了丙烯泄漏情况,一边将险情汇报给班长和调度,一边现场查找出泄漏源并通知调度迅速组织抢维修人员连夜处置漏点,成功化解了一次火灾爆炸事故隐患。事后,公司根据丙烯泄漏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后果以及高点隐患的排查难度,对该员工给予1000元奖励,并在月度安全例会进行通报表扬。今年以来,公司员工通过“低头捡黄金”上报问题隐患26条并全部整改,累计发放奖励5000余元。
案例五
汤始建华建材(淮安)有限公司D车间泵机手徐晓丽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发现管模存在异常抖动现象,立即通知周边作业人员撤离,并报告该隐患。公司随即进行分析排查,发现合模作业时螺杆丝牙未固定到位,导致内部笼筋弹出。随后,公司组织合模员工岗位安全操作培训,确保每条管桩在生产过程中螺杆丝牙固定到位,并对其他工序展开类比排查。事后,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给予该员工奖励500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