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提振消费系列谈⑦︱解锁夜经济新“夜”态

扬州冶春茶社里,昆曲的水磨腔与球赛的呐喊声奇妙交织;淮安国际博览中心西广场上,小龙虾加啤酒成了看球“标配”;徐州潘楼村口烧烤摊前,“进球送烤串”的互动让翻台率提升……“苏超”联赛热度居高不下,全面带旺江苏消费市场,“第二现场”同时被激活,带动了夜经济人潮涌动。

夜经济,不仅延长了消费时间,而且拓展了消费空间,创造出丰富的消费场景。近年来,江苏聚夜态、拢人气,不断“上新”夜间消费模式和场景。从发布繁荣夜经济若干措施到启动“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从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景区、博物馆联动发力,借势“苏超”推出2800余项特色活动、1800余条惠民措施,到发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文化展演、体育赛事、潮流娱乐等多元“夜”态相互交融,给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元体验,我省夜经济持续“升温”,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从简单的“夜游”到“夜游、夜景、夜秀、夜市、夜娱”全链条,夜经济正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升级。尽管各地夜经济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同质化、低水平建设,以及配套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等问题。长远来看,需在合理规划、丰富供给上发力,在挖掘特色、提升品质上用心,在完善配套、强化监管上跟进,通过系统筹划、深耕细作,为促消费、促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点亮夜经济,需创造“非来不可”的消费理由。尤其是对于夜间消费主力的年轻人而言,消费的“尽头”是情绪价值。夜间消费场景出新出奇,更受年轻人青睐,才能激发消费新活力。南京潮玩店打造沉浸式的IP场景吸引年轻人打卡,常州青果巷以宋代“四雅”体验激活传统文化,徐州回龙窝扮靓国风市集单日吸引4万客流……可见,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情感容器”,让消费者从“买商品”升华为“买体验”“买文化”,才能真正聚拢人气。

避免夜经济“千城一面”,需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资源、文化特色,培育地方夜经济品牌。陕西西安以“大唐不夜城”复原盛唐景象,河南开封精心呈现“夜开封·欢乐宋”,甘肃把敦煌夜市打造成“一街一景一故事”的丝路画卷……在夜色阑珊中,沉浸式的市井体验,让人们获得独特的文化滋养。各地应注重进一步将地方特色融入夜间消费场景,推动文化IP成为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有文化显示度的夜经济品牌。

让夜经济“越夜越美丽”,更需多方合力、协同共治。政策有准度、运营有精度、服务有温度,方能让夜经济释放持久热度。硬件上,便捷交通、充足车位、安全照明等配套不可或缺;软件上,城市治理、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保障服务必须跟上。这要求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持续练好“内功”,强健基础设施“筋骨”,织密安心消费“网络”。

夜经济点亮了人们的夜生活,成为扩消费、促内需的“金钥匙”。期待各地放大“苏超”引流效应,从活跃“夜商业”、倡导“夜健康”、推动“夜展演”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解锁夜经济新“夜”态,打造“可亲近、可体验、可浸润”的生活方式,让夜经济“见人、见物、见生活”,让城市“烟火气”更足。

(杨丽)

责编:苏群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