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托”举未来①|从“没空管”到“放心托”,“行业定制版”暑托班上新了

编者按

“你在哪里奋斗,我们的守护就在哪里。”今年暑期,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江苏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在全省开展“公益暑托服务”,聚焦部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有“暑期看护难”的中小学生,开设2228个暑托班点,覆盖全省1133个乡镇街道,提供公益志愿服务,缓解服务对象暑期“看护难”问题。近日,记者走访省内多地暑托班,探寻暑托班内正在发生的暖心故事。

今年,江苏2228个暑托班中,1186个服务点直接服务新就业群体子女,占总班点数的53.2%,1042个乡镇服务点直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家长暑期看护难的燃眉之急,让暑托班的温暖直达基层末梢。记者调研发现,今年各地暑托班中,不少“行业定制版”暑托班惊喜亮相。

镇江市润州团区委的“润苗苗”公益暑托班在美团、饿了么站点密集的社区开设10个服务点,让外卖骑手家庭的孩子有了安心的好去处;南通海门团区委通过主动延时、开放午休托管等服务措施,有效解决了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接送孩子难题;扬州市竹西小学开班现场,一位外卖员母亲感慨:“以前最怕孩子暑假独自在家,现在下楼拐个弯就是暑托班,送单时心里踏实多了。”

七月,蝉鸣裹着暑气洒满街巷,在溧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暑托班里,10岁的刘启源正专注地将蓝色黏土压成方形。“这是爸爸公司做的锂电池!”他举起作品,眼神发亮。这里是“电”亮未来爱心暖托班,过去的暑假日子里,他和40名同班学生参观了科普馆,还去了科研机构感受科学之光——这些课程都记录在班级群的一条条动态里。溧阳的创新实践,让“带娃上班”有了新解法。溧阳市35个点位的“爱心暖托班”,为超1200名青少年提供公益暑托服务。

“这是溧阳首次专门为动力电池企业员工子女开设暑托班。”溧阳团市委副书记吴云江介绍,这里的孩子父母来自溧阳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去年,溧阳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就达到了全国县域第一,用工人数超4万人。在这里,有不少像刘启源父母这样的研发人员与一线工人。暑期到来前,团委在情况摸排中就发现,暑期“看护难”是企业集中反馈的难题。“他们工作任务重,暑假孩子没人看管。”暑托班负责人张玉娟翻着报名册说。

在行业定制版暑托班里,课程表也是“定制版”。记者注意到,在“电”亮未来爱心暖托班的课表上,科普实践占比超40%。孩子们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亲手组装电池模型,到护眼科普馆学习用眼卫生。“把父辈的职业变成孩子的实验课,是最好的人生启蒙。”吴云江说。

这也为江苏探索“新兴产业与民生保障”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流水线上的每一块电池,都连着一个家庭的温度;流水线外的每一次托举,都在为县域经济积蓄人才引力。

除了新兴领域员工子女,“爱心暖托班”还关注着部分特殊群体。溧阳沣航儿童康复中心的市级主体班,则针对孤独症、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专属成长空间。“蓝盾驿站”的暑托班专门为城管系统环卫工人等一线职工家庭子女开设。

清晨7时,溧阳五年级学生彭逸鑫背着书包往暑托班跑。这个暑假,这个10岁男孩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多了本记满“新知识”的笔记本:“原来妈妈天天打交道的垃圾桶里,藏着这么多垃圾分类的学问。”

这个夏天,溧阳市城管局首次为系统内一线职工子女开设的暑托班,像一缕清风,吹进了20个“城管家庭”的生活。记者来到“蓝盾驿站”爱心暖托班时,孩子们正在楼下玩滚铁环。

“以前总觉得妈妈的工作就是‘倒垃圾’,直到上周城管叔叔来上课。”彭逸鑫翻开笔记本。 这堂由城管局职工主讲的垃圾分类课,让孩子们第一次“走进”父母的工作。环卫工的孩子知道了妈妈每天要分拣多少吨垃圾,执法队员的孩子明白了爸爸为啥总在路口“唠叨”停车秩序……

溧阳市城管局团委书记赵婷看着课堂上举起的小手,心里暖暖的:“一线职工早出晚归,孩子常说‘不知道爸妈在忙啥’。我们请职工来讲课,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扫过的每段路、种的每棵树,都是在守护城市。”暑托班的20个孩子,年龄在6到14岁之间,父母多是环卫、市政、园林或执法一线职工。课程表上,既有课业辅导、安全教育,也有非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

环卫工陈奶奶的孙子今年升三年级,以前暑假总在小区托管班“晃悠”。“今年城管局开了这个班,送完孩子上楼就能上班,太方便了!”陈奶奶时不时就来暑托班看看孙子,“以前最怕孩子暑假一个人在家,现在他在班里写作业、做游戏,我午休时还能去窗户外瞅一眼。”

彭逸鑫记得,去年暑假他总去阿姨家,“天天写作业,有点闷”。今年在暑托班,他不仅学会了折玫瑰、做手工,还认识了好几个“爸妈都扫街”的小伙伴。“昨天我们比赛谁背的垃圾分类口诀熟,我赢了!”男孩说着,露出两颗小虎牙。这个夏天,孩子们终于读懂,父母掌心的老茧和汗水,都是给城市的温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