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双拳”执笔!“烧伤男孩”664分圆梦东大!

交汇点讯 他用双拳执笔在高考考场上写下664分的答卷;他历经23次手术仍以坚韧之心追逐科研梦想;如今的他,心怀对未来的憧憬成为一名光荣的东大人——他是安徽池州的“烧伤男孩”方益凡。涅槃重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意外之火,淬炼不屈灵魂

2010年正月,6岁的方益凡在家庭聚会时遭遇横祸,全身68%严重烧伤,面部毁容,双手变形。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益凡经历了23次痛苦的手术。

好心人谢先生捐助15万元治疗费,并为父亲提供工作。“我第一次见到小家伙(益凡)眼泪都流出来了。”谢先生回忆道,“我做好事不是图名,只是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这场意外夺走了方益凡健康的身体,却淬炼出一个不屈的灵魂。他的故事,正是对生命力量的最好诠释。

双拳执笔 书写人生答卷

在池州一中钱学森班求学的三年里,方益凡用变形的双拳紧握笔杆,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每一份作业。尽管书写速度只有同学的一半,这个坚强的少年始终坚持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从未因身体残疾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难免遇到挫折,就像我握笔时磨破的拳头,疼过才知道自己能扛住。别害怕挫折,把每一步走扎实,时间总会给你答案。”2025年高考中,方益凡获准每科延长30%的考试时间,用双拳完成了所有科目的作答,最终以664分的优异成绩惊艳众人,超出安徽省理科本科线203分。各科成绩同样亮眼:语文120分、数学131分、英语135分、物理96分、化学92分、生物90分。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见证了他的努力,更向世人证明:身体的残缺永远阻挡不了一颗追梦的心。

圆梦东南,点亮精彩未来

“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要上学。”母亲王女士说,方益凡一路走来步履维艰,比常人付出了更多努力,可他始终未曾自我放弃。在求学之路上,家人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做父母的绝不会放弃他,况且还有相关部门和社会上众多好心人的支持,我们就更没有理由放弃了。”

在家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这个用双拳写字的少年以664分的高考成绩被东南大学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与智能系统)录取。

方益凡坦言,这些年来,他内心对妈妈充满感激,她的鼓励与支持为他撑起前行的力量。未来,他会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价值来回报社会。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他充满期待。这位曾被预言“活不下去”的少年,正用不屈的意志续写着生命的奇迹。“一路走来得到太多人的帮助,我不能辜负这些善意。智能制造是朝阳领域,大学里我会扎扎实实地学习,争取保研读博,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据悉,东南大学也将为这位特殊新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支持,学校会全力帮助他实现梦想。从病床到课堂,从绝望到希望,方益凡即将在东南大学开启人生新篇章,用坚韧和智慧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综合 东南大学 池州新闻

责编:王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