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记者从江苏省水利厅获悉,7月31日,宿迁市泗洪县迎湖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成功签约。这是宿迁市首单此类生态权益交易项目,标志着泗洪县在探索“水土保持+市场机制”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上取得重要突破,并成功打造了江苏首单社会资本培育的现代生态养殖资源经营权转让案例。
据了解,本次交易由江苏洪渔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2039.58亩塘口的三年现代渔业养殖经营权及相关经营活动,以1132万元的价格转让至宿迁楠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交易的核心载体是泗洪县创新打造的“智慧空天渔场”(ISF),该项目融合“空天技术+生态治理+市场运营”模式,开创了“养鱼固土两不误”的生态治理新范式,率先破解了水产养殖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矛盾,为生态资源“增值变现”提供了科技化、市场化的新路径。

作为“水土保持+现代渔业”融合示范工程,智慧空天渔场依托泗洪两山生态集团,以空天遥感、AI算法等技术为支撑,构建“水—土—鱼”协同治理模式。通过无人机巡护、遥感监测形成“空天防线”,AI水土分析平台打造“数字防线”,芦苇固土、沉水植物护岸构筑“生物防线”,三道防线让迎湖小流域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9.93%,土壤侵蚀模数降至传统模式的1/10,年减少入湖泥沙4.5万吨。
项目创新“治理—增值—共享”闭环体系,构建“碳汇—水质—土壤”动态核算模型,让固土保水、尾水净化等生态效益可量化;建立“127”收益分配机制,10%反哺流域水土治理,20%投入设施管护及技术研发,70%惠及当地村民,带动50余户转型就业,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从“泥滩荒塘”到“生态宝库”,泗洪智慧空天渔场以科技赋能,破解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盾,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