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听·见︱一张“小卡片”,为何能打动乘客的心?
图片来源:网络平台截图

近日,一名女子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穿着吊带裙乘坐高铁,收到一张温馨提示小卡片,并配文“安全舒适感满满”,该帖子一经发出便引起热烈讨论。

有网友和胡女士一样,表示这张小卡片十分暖心,说明乘警工作做到了实处,也有网友质疑,穿着吊带裙乘坐高铁就应该被提醒吗?这种发小卡片提醒的做法,是对穿衣自由的冒犯。

其实,有部分网友过于敏感而产生了误解。据某些女性乘客反映,很多女性在乘坐高铁时都收到过类似的安全提示卡,有些女性表示当时穿着很“严实”也收到了卡片。这表明铁路部门的提醒措施具有普遍性,并非针对特定着装类型的女性乘客。因此不必过分解读,更不必借此制造焦虑。

从现实来看,暑运期间,高铁车厢内客流量大、环境嘈杂,铁路警方向乘客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是日常工作职责之一。只是如何在提示上让乘客感到舒适、温馨,显得尤为重要。

相较于口头提醒的随意性,铁路部门选择实体卡片的设计暗含心理学智慧。卡片以可保存的实体形式传递信息,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降低了被围观的风险。乘警选择女性工作人员递送卡片,则进一步消解了性别敏感。此外,卡片内容明确指出“列车车厢拥挤,加之夏天炎热,穿着清凉”,仅描述客观环境与着装状态,未使用“穿得少易受害”等隐含道德批判的表述,更未将防范责任转嫁给乘客,这种表达的边界把控值得点赞。由此可见,这些看似简单的提示语,实则经过精心设计,这背后体现的是公共服务的细致用心和对边界感的精准把握。

发放提示小卡片这一行为,不妨扩大范围,将各类不文明行为如电子设备外放、孩童喧哗、大声通话等整合成统一提示卡,面向所有乘客发放。这种做法既能避免因针对性宣传可能引发的误解,又能一次性覆盖多种不文明现象,实现公共宣传效益的最大化。毕竟,文明出行需要全体乘客共同践行,普适性的提醒方式往往更能减少争议、增进共识。

总的来说,这张小卡片是公共服务精细化的缩影,它留下的不仅是乘客的安心,更是一个社会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成长印记。(舒馨)

责编:张洁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