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清风送暖。8 月 8 日下午,集团五楼会议厅内笑语盈盈、暖意涌动 —— 一场以 “以爱为帆,向新而强” 为主题的特别庆典活动温情启幕。这是集团今年专为员工高考子女举办的逐梦启航活动,30 多名员工代表与他们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子女齐聚一堂,在集团 “家文化” 的浸润中,共赴一场关于成长与祝福的约定。

双传学社长出席活动并致辞,集团领导顾雷鸣、蒋宏宾、顾新东、高坡、杭春燕、陈仁云、刘大颖、潘青松、陈鹏宇到场参加,与员工及子女共同见证这份专属的温暖与期许。
领导寄语:以家之暖,托举青春新程
“今天 8 月 8 日,是个好日子,映照着好心情,也寄托着好寓意。” 双传学的开场白温情而有力。他代表集团向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的同学们送上热烈祝贺,向为子女成长默默付出的家长们致以深切问候。在他看来,高中毕业既是孩子们的 “成人礼”—— 告别温室、走向独立,更是人生的 “起跑线”—— 从此踏入人生新征程。

谈及今年集团员工子女的升学佳绩,双传学倍感欣慰:“今年集团员工的子女,既有考入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名校的佼佼者,也有跻身香港大学、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境外名校的追梦者;即便未踏入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孩子们用汗水浇灌的每一份成长,都值得最热烈的掌声。” 望着台下朝气蓬勃的面庞,他感慨道:“仿佛看到了你们父母年轻时奋斗的模样。”
“新华报业不仅是员工施展才华的平台,更是一个有温度、有热度的大家庭。” 双传学强调,集团始终坚守 “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未来无论同学们遇到风雨还是挑战,你们的父母用肩膀为你们撑起一片天,集团也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愿你们像一棵大树,扎根大地,茁壮成长;愿你们像一只雄鹰,翱翔蓝天,搏击长空;愿你们像一株向日葵,逐光生长,灿烂绽放!”
心声共鸣:成长路上的 “干货” 分享
活动中,不同身份的代表登台分享,字里行间皆是成长的智慧与感悟。
“‘沉下心’是我最大的心得。” 南京晨报员工吴旭渤的儿子吴霆煊,以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加金融学双学位专业录取生的身份,道出青春成长的真谛。他引用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拘束为人鞿”,鼓励同龄人:“找到自己的节奏,每个人都会闪光。”
“父母积极上进是最好的教育,家庭提供必要环境,集团发展是坚实后盾 —— 这三者像三角支架,稳稳撑起孩子的成长路。” 党的生活员工潘伟伟作为家长代表,以 “新时代孟母三迁” 的幽默比喻,分享了家庭教育中 “言传不如身教” 的感悟,引发在场父母深深共鸣。
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集团青年员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苏群超,则为同学们送上 “大学锦囊”:“要学会沟通协作,善用平台资源,保持规律生活,更要在试错成本最低的年纪,既大胆探索未知,又深耕专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实用建议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多了份清晰规划。
青春绽放:歌声里的逐梦力量
才艺表演环节,少年们用歌声诠释青春的力量。印务中心于兴瑜的儿子于曙铭一曲《奔跑》,旋律激昂、歌声铿锵,唱出 “勇拼搏、敢闯荡” 的少年壮志,台下掌声如潮;随后,印务中心赵青松的女儿赵敏吉与资管公司李娣的女儿卜晓冉合唱《篇章》,“燃烧小小的梦,不怕赤脚追风”“泥泞开出花朵,就让它生长着” 的歌词,恰似学子们为理想奋笔疾书的模样,歌声里满是成长的韧性与力量。
温情时刻:鲜花与拥抱里的感恩告白
“多少个深夜,他们悄悄端来热牛奶;多少个周末,他们放弃休息陪你奔波补习……” 随着主持人的深情讲述,同学们手捧鲜花走向父母,一个紧紧的拥抱里,藏着未曾说出口的 “谢谢”,也藏着对父母最深的依恋。父母们眼角的湿润、脸上的笑意,定格成现场最动人的画面 —— 这是亲情最本真的模样。

启航礼赞:一份牵挂,一程守护
集团为同学们准备的纪念品别具深意:承载梦想的双肩背包,装得下大学的知识与远方;印着集团小报童的零钱包,藏着 “新华人” 的温情与牵挂。领导们亲手为同学们送上礼物,寄语道:“愿这份心意陪伴你们勇往直前,在新征程上绽放光彩。”
“即将踏入大学,我会继续努力,用精彩答卷让父母和新华报业骄傲。” 赵敏吉的话语道出了学子们的心声。
薪火相传:从报史馆到新征程
活动前,同学们还参观了新华日报报史馆,在泛黄的报纸、珍贵的影像中,沉浸式感悟 “新华人” 的责任担当、“新华拼” 的奋斗精神、“新华红” 的初心传承。活动尾声,集团领导与员工、子女合影留念,将这份温馨与感动永久珍藏。

以爱为帆,家的温暖托举梦想;向新而强,集团的力量护航远航。这场特别的庆典,不仅是对学子们的祝贺,更是新华报业 “家文化” 的生动注脚 —— 让 “小家” 的幸福与 “大家” 的荣光同频共振,共赴更灿烂的明天。
(文 / 李晨 夏诗怡 拍摄 / 薛超 张华纬 高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