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带着票根寻历史!江苏两景区邀请您免费游!

交汇点讯 近日,南京栖霞山风景区和句容茅山景区推出特别活动:8月6日至9月30日期间,游客凭《南京照相馆》电影票根可免费进入两大景区,实地探寻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家老照相馆的视角,讲述普通人在浩劫中的生死抉择与人性的光辉。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22亿元,观影人次超5000万。

栖霞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李惠介绍,影片讲述的南京大屠杀历史与栖霞山有着深厚渊源。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栖霞寺成为难民的重要庇护所。面对日军的疯狂屠杀,时任监院寂然法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敞开寺门收留难民。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寺内僧众节衣缩食,坚持为难民提供食物和庇护,累计庇护难民达2.4万余人。

如今,栖霞寺内仍保存着见证历史的“受降井”。据《栖霞山志》记载,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部分日军战俘被集中至栖霞寺,自行开凿此井取水,因而得名。这口井不仅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也象征着正义的最终胜利,现已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景区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茅山景区工作人员戎露介绍,从1938年6月起, 日寇多次对茅山进行了残酷的清乡扫荡,残酷地杀害了数十名无辜道士,焚毁了宫观的大殿和其他大量建筑物,甚至连闻名全国的茅山“三宫五观”也基本毁尽,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在日寇烧杀的白色恐怖之中,仅存的道士们纷纷离开“丹灶”“靖室”,投入抗日洪流。小道士李浩歧因年幼被日军忽视,安排做伙夫负责下山采购,他凭对日军活动的日常观察,常借下山采购之机为新四军传递情报。

年仅22岁的茅山道士黎遇航,抗战时担任情报站站长,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探悉情报送给新四军,许多茅山道士与新四军密切合作,给新四军带路、探情报、送消息,抬担架、看护伤员,为新四军备粮筹款买药等等。

如今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泛黄的史料见证道士们与新四军并肩作战的峥嵘历程,沉浸式展陈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而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更以“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闻名遐迩,放一串鞭炮,听听军号声,或许是未曾远去的冲锋号,成为后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精神地标。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戎露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观众在观影后能实地探访历史现场,切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通过这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责编:吴雨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