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节庆活动 > 正文
来江苏省美术馆探索纸上“童乐园”的奇妙世界

近日,一场聚焦儿童的展览“童乐园——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原创之力”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本次展览以40余个精选的原创图画书故事为核心,通过独特的展陈设计,为观众打造一个融合艺术欣赏、文化体验与亲子阅读的儿童友好型展览。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策展人走访了多位与图画书在本土发展共同成长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正是基于这些对话,梳理了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发展历程,逐步构建起展览的叙事框架和呈现方式。展览以“未知旅程”的自我探索、“万物识光”的自然奥秘、“老故事新剧本”的文化传承、“我的树洞”的情感对话四大篇章,构筑起多维度的童书宇宙。

展厅内特设“然后呢,然后呢?”儿童创作区、“阅读营地”亲子共读区和“时光长廊”文献区三大综合空间,让图画书从展品转变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在“然后呢,然后呢?”儿童创作区,展示了小朋友们动手绘制的小图画书;帐篷形态的阅读区则为亲子共读提供专属空间。正如展览主题所强调的:“最好的爱,就藏在平凡的日常里。”“时光长廊”文献区则梳理了中国图画书从萌芽到繁荣的创作历程。图画书研究者、阅读推广者阿甲说:“中国图画书走过百年历程,如今多家出版社致力于经典复刻,让传统与当代对话。比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毛毛虫童书馆的《中国经典图画书大师卷》系列,蒲公英童书馆的《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等。”

资深编辑费嘉是中国图画书领域的“活字典”。谈起中国图画书发展史,从老一辈创作者到新生代绘者,他都能娓娓道来。“新中国儿童出版事业起步于1950年创刊《儿童时代》,还对20世纪初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小朋友》杂志进行了改造重新出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专业的儿童出版社在上海、北京相继成立,专门致力于为儿童提供更多有益心智成长的书籍,这段时间可以称为新中国儿童出版的萌芽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的少儿出版社陆续成立,这都为图画书的出版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图画书的发展历程在展览的“时光长廊”文献区得到体现,从早期儿童杂志的开创性尝试,到当代原创作品的百花齐放,观众将清晰看到中国图画书的发展脉络。

著名绘本画家朱成梁表示:“南京是一个插画家辈出的城市,这里老中青三代绘者传承有序。”作为多年耕耘在高校插画系的教育者姚红则从创作角度解读了这一艺术形式的蜕变:“现代图画书已从早期的‘图文配合’发展为‘图文共生’,这一转型也与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息息相关。”

“图画书是纸上‘童乐园’。”江苏省美术馆策展团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蓬勃生命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与艺术创新。”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图画书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关于童年、关于爱的温暖对话。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